商業週刊: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

商業週刊: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

這是哪門子理論啊??不記帳我哪知道我錢花哪去了?

====節錄====
有句話說:「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

於是窮人盲目的聽話照做,乖乖地在帳本上記下每一條收入與支出,以為這樣就等於拿到富人俱樂部的入場券,結果過了好幾年,還是只能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除了身上數十年如一日的窮酸味,身後還有一堆債主追著跑。

為什麼記帳會讓窮人愈來愈窮?

因為記帳會讓窮人成為事後諸葛,查帳則會讓富人洞燭機先。

窮人總是在數字上下文章,只是加一塊減一塊就像發生什麼大新聞似的,這樣的觀念,只能計算眼前擁有的收入與支出,而無法衡量未來的資產與負債,因此就只好在加加減減的小錢中庸碌一生。

富人不會把時間花在沒有效益的事情上,他們不記帳,但必定按時查帳。只有加減的數字遊戲對他們而言一點用處也沒有,衡量金錢的關鍵,應該要從「比例」開始。

窮人的金錢觀念錢是等差級數,不是賺一元就是虧一元,但富人的觀念是等比級數,轉眼之間就已賺了好幾座金山銀山。

想變成有錢人,你得先知道有錢人都在做什麼。富人想的跟你不一樣,做的也不一樣,如果你不觀察不學習,以為用窮人習性就可以為自己的身價翻本,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不過,想成為富人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願意把身上的窮人習性升級為富人慣性,雖然剛開始一定會發生程式不相容的成本,但最終一定會讓你大呼值回票價。

十年不喝星巴克,就能買一棟房子?

知名的「拿鐵理論」說的是: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來的錢足以買一棟台北的房子。
就算你根本不喝星巴克,你有因此買得起房子嗎?
如果這是真的,窮忙族早該絕跡了。

把錢花在刀口上,不會讓你翻身致富

目前台灣的經濟環境正處於停滯發展階段,前陣子媒體24小時輪番報導高科技業裁員的後果,就是大家不敢花錢,曾經有個夜市老闆娘跟我說:「新聞現在每天都在報景氣有多差,大家都不敢消費,我們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的業績只能做到20年前的一半!」

因為收入減少不花錢,所以儲蓄率愈來愈高,也許你會問,大環境不好,未來的飯碗不知在哪裡,把錢存起來未雨綢繆有錯嗎?

事實上,你的消費方式,將會決定你未來會變成窮人還是富人。

我曾經聽過很多上班族談論他的理財之道,最普遍的說法就是:「我的錢都花在刀口上。」所以每天花大把時間在貨比三家「省小錢」,一看到清倉大拍賣就見獵心喜,其實,錙銖計較可以省下多少銅板,才是壓垮窮人的最後一塊「磚頭」。

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有投資的資金,而是沒有讓自己變有錢的腦袋。窮人的錢幾乎拿來當作生活費用,用負債消費的方式過日子,無法轉換為創造更多收入的資本;相反的,富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是因為他們的消費都是資產性的流動。

shiuhuai wrote:
商業週刊:每天記賬,...(恕刪)

我不記帳
也還是很窮

jesusgood wrote:
我不記帳也還是很窮...(恕刪)


shiuhuai wrote:
富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
是因為他們的消費都是資產性的流動。


上夜店消費是資產..性的流動?
shiuhuai wrote:
商業週刊:每天記賬,...(恕刪)

窮人:領薪水+儲蓄
富人:手邊沒現金,貸款買資產

鼓勵炒房無誤
crap
還有人對反指標雜誌認真唷?
這雜誌說好的人或事,基本上都是黑心的


成功者故事 | Success 推薦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id=50731
麵包師傅莊鴻銘的「大器經營學」,讓他獲鉅資加持,年營收等比成長,中、港、台三地,快速展店。

他,三十九歲第一次學開店,就被創投相中,人生翻盤!

他是麵包師傅莊鴻銘,是引爆全台烘焙業近年掀起一股天然酵母風潮的「(日語麵包,音『胖』)達人手感烘焙」共同創辦人。接過他名片,印的頭銜是上櫃飆股、基因國際投資的生技達人公司董事長,因為有創投資金入主,過去兩年,身價暴增以億元計,堪稱是全台財富增長最快速的烘焙業者。

「感覺就像是瞬間中了樂透!」穿花襯衫踩著休閒鞋,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莊鴻銘,間接卻如實的描述自己,第一次開店就招來擋不住的好財運。

(中略)

問莊鴻銘,一手參與創立的品牌,六成股權賣給創投(編按:合夥師傅群持有四成股權),會不會捨不得?「如果眼前有你幾百輩子都未必賺得到的錢可拿,你會不會心動?」握著保時捷(Porsche)全新四門跑車Panamera方向盤,他坦誠回答。再問,金錢改變他什麼?「沒有,每天,我都認為自己還是個失敗者,」莊鴻銘每天仍用這句話告誡員工,也提醒自己:「成功在於窮苦日,敗事多因得意時。」


小檔案_莊鴻銘
出生:1971年
學歷:三重明志國中
經歷:日本京日(KYO-NICHI)食品亞洲區技術總監、復興空廚烘焙部主廚
現職:生技達人董事長

shiuhuai wrote:
商業週刊:每天記賬,...(恕刪)因為記帳會讓窮人成為事後諸葛,查帳則會讓富人洞燭機先。

不記賬哪來的帳可查啊?這記者腦袋有邏輯性的問題吧?
他的意思是,因為有錢人都不需要自己記帳,


shiuhuai wrote:
商業週刊:每天記賬,...(恕刪)


這種新聞,以我個人觀點,說真的只是一種假設性的情況

為何?很簡單,因為他可能只是選擇了大多數有錢人的做法

至於是否與有錢人的做法不同就無法成為有錢人,我想這是不一定的

當今天一位所謂的成功者說出的言論的確會有其道理

但相反的,所謂的言論或許只適用於當時的一種時機點

就如同理論一樣,要用20年前的理論點套用在現今,不能說一定不適用,但也不能完全的說一定適合

必竟各個時代的情況是有所不同,如同智慧型手機還沒有達到普及前,就不應該單用原先的手機市場論點去看智慧型手機市場是一樣的,因為時間點會不太一樣

所以我想論點沒有真正完全的對與錯,只在於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


這跟銀行告訴你用信用卡理財是多麼聰明的理財方式一樣,現實上只有卡奴變多與銀行今年度可發超額獎金的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