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留學生對於台灣和大陸留學的回憶

各位前輩好,由於現在是寒假期間,在家無聊因此就寫一下自己對台灣的留學生涯和目前在大陸留學的一些想法和感嘆.

首先要說的是目前挺多人討論的健保問題...那我在這裡先給大家看看两岸對外國人的健保制度的實體

一個留學生對於台灣和大陸留學的回憶

如大家所見,上方是大家應該都熟悉的健保卡,下方則是我在大陸的保險卡,那美觀嘛就不說了,但我想功能是差不多的,共同點是這2張卡我都要繳費,前者我一年大概繳2000台幣左右,後者我一年繳200rmb,也就是台幣1000左右,第二個共同點就是這兩張卡都是強制保險,不交的話基本就是無法上學,這就是這些卡的基本信息.那如果要我說哪個卡的服務更周到,我其實無法給予評價,因為我在台灣5年,在大陸2年,都沒機會用上這2張卡,但我從朋友那裡得知,用健保卡在台灣看病確實便宜,至少比我在自己的國家看病便宜得多,因此我看到版上很多人說也許陸生會用假留學真看病的理由來濫用健保卡確實是可能的,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來台灣留學之前我接受了台灣本身醫院的身體檢查,不夠健康的我想應該不會得到留學簽證,而對大陸我猜應該會更嚴格,那我想對大陸學生開放健保制度我想其實也還好.當然,我去大陸留學也一樣接受了他們的身體檢查,因此我覺得,不對大陸學生開放健保制度多少有些政治因素在內,對學生來說不甚公平.

那麼說到台灣,就說說目前我跟大陸學生交流所得到的一些資訊吧,大陸目前開放來台灣的其實不多,大概只有沿海一帶的學生才比較有機會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甚至是正式的留學生,生源也很不錯,大概都來自2本以上的學校,例如西安交通大學,我猜這也是因為台灣當局規定只有二本以上的學校才有資格來台吧,那問題就是...來台灣的頂尖學生到底有多少?我在這裡先給大家一個小補充,在我的認知里,所謂2本學校其實就是高考里分數450~550的這一群學生(滿分是750),550~650的是大概在一本里,這些就是少數了,那650以上就是我所謂的超一本,是最頂尖的學生,有些學校就是650以下不收的,北大清華就是這類.我想台灣想要吸收的就是超一本等級的吧,問題是,超一本等級的想來台灣的不多,就我自己實驗室的學長來看,基本都不考慮台灣,目前一位被港大錄取,另外一位在找北美的學校,我問過他們,來台的意願都不大,主要原因是限制太多,然後就是未來的出路跟工資問題了,這方面台灣都沒啥優勢.

例如強者我的墨西哥同學,經濟系碩士班,他在北京做兼職小弟,雖然說是在海x航空,但他只上班半天,薪水則是台幣两萬五,全職的話至少五萬,我自認跟他能力相當,因此我想至少也得給我個三萬吧,但台灣同樣的職位,是否能給我這等級的薪水我真的沒信心,因此雖然我是很喜歡台灣的,但台灣的環境對外國學生除了歐美之外的都不算友善,我對回台灣工作的態度上依然保持熱情,但台灣方面未必會覺得我足夠好,我想這阻礙了很多不錯的留學生留在台灣,甚至這不是近期有希望解決的問題,哎....我是覺得既然是為了賺大陸人的錢,那至少也把資格放低一些,讓三本的學生來台灣也許會對彼此都有幫助,三本的族群在大陸來說算大宗,加上目前開放較多的是台灣的私立學校,開放三本的學生在意願上我想會他們會更有意願來.

那接下來說說讀書環境,就跟很多前輩說過的一樣,大陸的2本以上的學校就是那個樣子,每個人進大學都覺得這是難得的機會,拼命增加自己的知識,技能,有空就在圖書館看書,査論文,我雖然在台北讀書,但由於不是台大,不曉得台大的氣氛怎樣,但我能說的是我在大陸的學校是屬於650以上的,因此至少在一本大學里,以上讀書氣氛應該是很普通的情況.

但大陸也不完全比台灣好,雖然說讀書氣氛,學生素質(在大陸能跟我談國際情勢,社會文化,獨裁跟自由,貨幣對於國家的影響,美酒,旅行的確實比在台灣多,台灣的同學多是談綜藝節目,吃甚麼之類的.也許跟學校有關吧,以後有機會我會去台大觀察看看同學在談甚麼,倒也不是說談綜藝不好,但我自認為國際學生,來外國就是應該談一些國際情勢之類的,因此我覺得就我來看學生素質上大陸應該是比較好)是大陸比較好,但我還是不太喜歡大陸人做事情的態度,例如在住宿問題上,我在台灣跟大陸都是租房子住,但大陸的總是錢就袋袋平安,出事情的時候則要你自己負責,例如外國人要在北京租房子,房子的主人必須有房產証基本才有權租人,我知道其實這規矩對大陸人來說幾乎是沒在管的,因為大陸人基本不用填寫臨時住宿登記表,但我這個老外需要,而他們就拿對大陸人那套套用在我這裡,結果為這玩意我多搞了一個星期,並且損失了3000rmb才搞定.問題是,我找的並非屋主,而是透過仲介來租房,因此我其實很不滿意他們在我簽約的時候滿口說沒問題,到最後出了問題卻是我自己扛上全部的責任,因此如果有台灣的朋友有類似的情況,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能說大陸人喜歡騙人,但他們的責任心不是那麼強的.哦..對了,房租也比台灣貴得多,一樣是在首都,北京的房子2600rmb一個月在二環到三環大概是住這等級的





一個留學生對於台灣和大陸留學的回憶
一個留學生對於台灣和大陸留學的回憶


大概就是我的一些牢騷吧,北京的空氣污染雖然說沒有報導的那麼誇張,但我還是不太滿意,此外對於吃慣了台灣食物跟從小吃的日本食物來說,北京的食物確實不太適合我,恩,最後強調一下我不是台灣人,但也不是大陸人,就是寫下一些自己的牢騷跟回憶,就請各位前輩指教了.

Thanatos1305 wrote:
各位前輩好,由於現在...(恕刪)


歪著頭看圖..挺痛苦的..
馬來西亞華人嗎?
中文寫得很好,去過臺灣也去過大陸,很了不起了。歡迎來到大陸,祝你學習工作愉快

Thanatos1305 wrote:
各位前輩好,由於現在...(恕刪)

你是華僑
寫的不錯,但是希望樓主可以注意下排版,看的好累。。。。

我家也有兩個堂弟出國留學,一個日本,一個新加坡剛唸完明年轉英國,能出去走走真的好,不管對未來有沒有太大幫助,寶貴的人生經驗不可多得。
Thanatos1305 wrote:
...(恕刪)...
在大陸能跟我談國際情勢,社會文化,獨裁跟自由,貨幣對於國家的影響

,美酒,旅行的確實比在台灣多,台灣的同學多是談綜藝節目,吃甚麼之類的.

也許跟學校有關吧,以後有機會我會去台大觀察看看同學在談甚麼,

倒也不是說談綜藝不好,但我自認為國際學生,

來外國就是應該談一些國際情勢之類的
...(恕刪)...

紅色的字,在教室談就好

台灣談的是生活

白話文︰如何好好的活過每一天

我不是說 國際情勢,社會文化,獨裁跟自由,貨幣

對於 好好的活過每一天 不重要

而是我若作為一位國際學生

我如果不知道 食安問題 爆發了什麼

( 例︰"之前"歐洲也爆發,小黃瓜不能吃 )

那兩張卡就肯定要用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看到樓主提到三本,隨便說幾句。

我是1993年參加高考,我當年高考的時候,大陸的本科從招生方面講只有一本和二本分數線,沒有三本。為了搞清楚什麼是三本,還特意去查了一下。我發現,三本的高校裡面很多是民辦高校,有很多是一個公辦的老牌的一本高校和某個商業組織合作設立的高校,比如: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乍一看,前面是復旦大學,相當的牛逼,可是後面多了「太平洋金融學院」,這下就徹底變化了。原來這個學校是以前復旦大學和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設立的,學校地址根本不在上海楊浦區邯鄲路復旦大學裡面。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這個學校在真正的復旦大學裡面是沒有幾個學生知道的。

現在解釋一下一本和名牌高校的關係。一本是第一批錄取的本科高校。當然,每一個不同的一本學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分數線。但是,作為一本檔次的大學,你的最低分數線不能低於一本分數線,至少要齊平。一本裡面還有211高校(211:21世紀100所重點建設的高校,這個100所名單是1993年由教育部確定的),985高校(985高校:1998年5月份江澤民提出建設若干具有世界水平的高校,教育部應這個要求列了39所,其中第一批34所,第二批5所),C9聯盟高校(可以理解為中國的常春藤聯盟,9所頂級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無論是211、985、C9都是一本,這些高校都是公辦的高校。其實大陸到目前為止,所有的一本高校都是公辦,二本裡面基本上也都是公辦,極其個別民辦高校是二本,三本基本上都是民辦。C9高校同時也是985、211,985高校同時也是211高校。大陸一本高校的錄取難度由高到低依次就是C9、985、211、其他一本高校。

大陸的學生,按照我的眼光看,C9學生屬於頂級學生,考進985、211的屬於比較厲害的學生,其他一本高校屬於還可以的學生,二本的屬於湊合還行的學生,三本的屬於路人甲學生,大專的屬於日後需要繼續努力不斷彌補的學生,中專的基本屬於「黑手」。台灣的孫運睿院長就是C9學生,他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畢業生。

從我們看到的台灣的一些有大陸交換生內容的綜藝節目(如:大學生了沒)看,裡面大多數大陸交換生的學校屬於二本,少數屬於其他一本,節目裡面屬於211、985的我只見過一個廈門大學的到台灣做交換生,C9的沒有見過。

水云 wrote:
紅色的字,在教室談就...(恕刪)


水雲大大,食安當然也有談,不過也不知道是否正確,是這樣的,我的台灣同學前陣子說他們要來北京找在下,那我當然說沒問題,不過他們却說他們怕吃到地溝油之類的.

我當時的說法是:地溝油在大陸哪怕是北京也會出現這是事實,但是其使用族群在哪裡那就值得研究了,就我來看,使用這玩意的族群基本就是比較弱勢的,除非沒選擇否則沒人會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嘛,而基本上老外們都承認,目前有錢人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而北京就是這些人集中的地方,那這些人會吃地溝油麼?我想是不會的,因為他們會顧好自己的健康,因此我問我同學,他們來北京難道會去住最低下層那區?既然不會,那他們就不用怕吃到不符合自己所在地區的東西,比如說在王府井如果真的吃到地溝油,那不用外國人去告,店家早被北京的在地人拆了,就不知道我這回答是否正確= = 希望沒誤導我的台灣同學
房主租房要出示房產證,是為了保障房客的利益。
沒房產證,天曉得他是真房主還是假房主,萬一是是騙子呢。
大陸人自己租房也會要求看房產證,簽訂合同。

臨時住宿登記表,是為了管理在華外籍人士,因為非法滯留的人很多。
每個國家對外籍都會有管理,方式不同罷了,沒什麼奇怪的。
雙方帶好身份證明文件、房產證,去派出所登記一下很快就好。
不知道你為什麼花了一星期,還損失3000RMB。

大陸地溝油,別去路邊攤就好了,好的餐廳不會有。
倒是現在大陸人去台灣,害怕吃到塑化劑、毒澱粉、牲畜奶粉、假油。
從上至下,涉及台灣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幾乎無法避免。
我挺納悶的 台灣人都說陸生來台是假留學 貪圖健保而看病的 我請問 到底有沒有證據啊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 台灣人所引以為傲的健保 中國根本就沒人知道 更別說學生了 現在中國連農民都已經普及農村醫療保險 至少可以報銷一半左右的醫療費 更別說學生了 如果某個大學生真的有重症 家境困難 別說大學生有強制保險 想募捐或者免費治療是比較容易的 大學生嘛 大家都是最同情的 怎麼可能會有大學生知道台灣的健保便宜 不厭其煩的通過申請到台灣到交換生 來占你們健保的便宜了 ?能不能用點腦子想想 如果確有其事 而且是重症的話 怎麼通過入學檢查 ?這麼折騰不怕中途掛了嗎? 如果不是重症 又有保險 在大陸又能花幾個錢 ?我怎麼感覺某些台灣人黑大陸已經黑到根本不用智商的地步了啊

ps 補充樓主一點 那就是 西安交通大學是大陸名牌大學 是二本根本不能比擬的 相當於用台大和你們的私立大學比較 據我所知 凡是願意到台灣當交換生的 基本上都是為了玩的 也是家境比較有錢的 根本就不是為了求學的 至於到台灣上四年制的陸生 那確實都是二本生的檔次 談不上生源質量了 當然我估計還是要比台灣的私立大學的生源質量要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