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狂拿塑膠袋】拿回家當垃圾袋用,不然就是公共廁所裡的衛生紙整捲帶走。
02.【小孩推推車】把賣場當樂園,任由小孩推推車到處亂亂推、亂亂跑,完全不顧小孩安全。
03.【商品打開…不買】什麼商品都要打開看看裡面到底長怎樣,但破壞完整包裝後就是……不買。
04.【手推車佔為己用】購物後手推車、購物籃不放回指定區域就算了,還一路推回家佔為己用。
05.【食物吃光卻退貨】食物吃光光卻硬要退貨,如烤雞肉吃完拿骨頭來退貨、西瓜吃光,拿西瓜皮說不甜要退錢。
06.【試吃試喝死不買】在各攤位一直試吃試喝,死都不買,先生小姐,當我們這在辦園遊會嗎?
07.【狂拿紙箱】進來賣場只買一小罐礦泉水,卻在打包區拿了十幾個紙箱說是要包裝。
08.【小孩邊吃邊滴】從外面買杯裝飲料或霜淇淋給小孩吃喝,小孩一路滴,滴得賣場到處湯湯水水。
09.【帶寵物進賣場】堅持帶寵物進賣場,不給帶進就說那是他的小孩。
10.【烤雞要有餐廳水準】買烤雞要求刴出來與餐廳的一樣漂亮,刴不好就客訴服務態度不好。
11.【家中垃圾丟賣場】 不管大包小包,只要是家中垃圾,就一袋袋往賣場的垃圾筒丟。
12.【賣場當停車場】 把賣場停車場當作自家停車場用,要收停車費就翻臉客訴。
13.買到不良品後拿回賣場退貨後不罷休,不但要員工道歉,還硬逼員工吃下如鮮奶、爛水果等食品
14.【自己跌一跤】逛賣場自己滑倒腳跌一跤,立刻大小聲要店長出來付醫藥費,還要求請假期間無法上班的精神與實質損失。
來源
是關於一對男女去某賣場看的一種鋁箔包飲料,
以單價來算,單買一件,會比一次買六件貴上2元.
問題不在於價錢.
這對男女找店員來查詢,也是正常的.
問題在於只是要查詢產品的定價問題,這位男士要用手機全程錄影,
再把它PO上網,看起來店員並不知道被偷錄.
這對男女並沒有買該產品,也沒有消費糾紛,不就是標價錯誤,
有必要這樣全程搜證嗎?
這年頭,有些人很奇怪,也不管別人願意不願意,手機拿起來就拍,就錄,
回到家裡,躲在電腦匿名後面,把別人PO上網.
另一種澳客的特點就是遇到服務業的從業人員,脾氣特別大.
絕大多數人出門在外,在公開場合,都會避免和陌生人發生衝突.
一來不知道陌生人的背景,
二來多數人也只是一般普通人,要和陌生人硬碰硬,也不會有多大勝算可以全身而退.
然而,遇到服務業的人員,澳客的脾氣就變得很大,如果沒有被伺候得像國王/皇后,
就會當眾發飆/暴走.
去年某電視主播,不就是去日月潭飯店,因故不滿意,
叫服務員下跪道歉,上了新聞,因此丟了主播之位嗎?
試問,一般人有幾個有膽子與實力,敢在公開場合,開口叫一個陌生人下跪道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