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三國,火燒連營,諸葛亮說了(包原隰險阻而結營,此兵家之大忌)這句話
包,通苞,草木叢生的地方。
原,高平之處。
隰,低濕的地方。
險阻,地勢險要的處所
包 隰 險阻 這三個比較可以理解
但請問扎營於高平之處 缺點是什麼呢?
yhchao wrote:
但請問扎營於高平之處 缺點是什麼呢?
可參考 馬謖 街亭失守
孔明揮淚斬馬謖。
印象中馬謖就是刻意要引敵兵來送死所以躲在高原或高山上?
敵軍只要斷其水源,馬謖軍就GG啦!
至於劉備這次紮營處到底是海平面多高?
有沒有自其水源?
另外就是 想像一座高處 由底下團起火攻 再怎麼逃也是往更高的地方逃,但這樣逃命的速度會不夠快!
還有就是孔明提到的連橫幾百里‧‧‧ 這樣攻與守 會很不方便滴!
好好的七十萬大軍就這樣斷送在劉備手中‧‧‧由此可知阿斗確實是遺傳到劉備的某些基因與人格特質!
事實上 關羽 張飛‧‧‧其實要是能有一點點細心,謙虛,也不用斷送自己性命更害了其部屬軍士。
關羽因為清朝的關係 刻意被嚴重神格化。事實上,他不過就是一名一般之人而已!
真是很難為孔明啦!唉‧‧‧
倒這次三國又看一次之後,反而比較欣賞起曹操! 也不是說欣賞, 就小弟天性欠缺某些塵世特質!無法理解一般塵世中人 塵世小咖咖 天性卑劣性情 還有人類天生的貪婪可悲小人性情! [我早年就是不懂這些部份,才被一堆惡徒害到四道骨折,一身全廢!]
曹操壞歸壞,但很懂人性!!!
Mirage-Ulysses wrote:
印象中馬謖就是刻意要引敵兵來送死所以躲在高原或高山上?
敵軍只要斷其水源,馬謖軍就GG啦!...(恕刪)
馬謖主要應該是後勤計算出了問題
即使真的做守城戰 估計同樣等不到援軍就敗退
包圍戰會造成兵力的分散 尤其山區來說 想包圍 兵力會分散更廣
馬謖本來就是打算居高臨下 以攻代守 馬謖的想法是沒問題 他本來就打算做攻勢
居高點有幾個好處 方便觀察敵軍分布 遠程武器有更優勢的射程 衝鋒部隊有更強的衝擊力
可是馬謖僅被斷水源就慌亂 可見後勤的疏失
他本來就打算做主攻的一方 跟其他被逼上山的戰役不同
被逼上山的 本來就不會有啥後勤糧草跟著 可是馬謖是自己上山的 竟然還有水源問題
而且即使魏軍分散兵力做包圍 馬謖集結兵力還是攻不進魏軍主營
雙方不是戰力比差距太大就是戰略指揮太大
說真的 即使沒在山上結營 歷史應該不會改變 街亭同樣會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