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文章參考
看似極大量的文字,結果經過計算也不過7000多字而已
---

---
可是為甚麼熊連第一樓的1/3都看不完呢?
先不論內容的對錯或是故事來源,不過就單看文字來說好了
有種 "無法閱讀下去" 外加 "恐懼" 的感覺,類似有 "密集恐懼症" 看到蓮子圖一樣的感覺
這真的是所謂 "海量字數" 所造成的嘛?! 不... 並不這麼認為
在找篇相機板一哥吉姆林的文章,整體字數幾乎是一樣的,
Wi-Fi及NFC導入 畫質對焦再精進‧Nikon D7200
---

---
可是熊看這篇卻能沒有任何不適感的情況下閱讀完這一篇,更何況篇幅還更長
所以大概推測了一下為甚麼會有這種不適感的出現,在比對一下過去發表過的文章
大概有了幾個結論
第一、文字的排版
第二、斷句的方式
第三、表達的能力
第四、圖片的選用
第一點 -
文字的排版相對來說絕對是一篇文章的 "核心重點" 之一,好的排版才有閱讀下去的能力,
對於常在寫作的人來說這點的確不是一開始就能抓到訣竅的,只有一直寫才慢慢會有感覺,
不過,似乎第一篇還不會說到 "差到無法閱讀",最多就是空格太多、篇幅被拉長 看的有點累而已?
第二點 -
斷句的時機也是文章價值的取決之一,過多的情緒添加進去就會導致標點符號的過度使用,
像是 "!!!" & "???" ...等,這些都是加重語氣和情緒化的表現方法之一,(當然還有很多啦)
身為一個專業的作者都會避免在一篇 "專欄" 中放入過多的 "非必要斷句",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適當的使用標點符號可以讓文章更好閱讀,一昧的使用","也不是個方法,這點連熊也在長期練習中...
第三點 -
一篇好的文章也會有好的表達能力,至於 "好" 的標準每個人都不同 也沒辦法詳敘出個所以然,
可是呢,通常一篇會被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文章,應該都有個共通點出來 (帶到第一點和第二點)
再者,"表達" 又是個論敘的重點之一,表達的不好 別人更不會懂你想說明什麼,更容易遭到誤解...等等
如果今天一篇文章主旨是為了吵架,當然在情緒用語下的表達能力一定都會衰退 (應該說降低啦)
進而導致外人無法理解你想表達什麼,理所當然的 也不會想把一篇文章看完了。
第四點 -
圖片也是一篇文章的 "轉折" 跟 "緩和點",可是圖片的選用也是關鍵之一,
以一篇開箱來說好了,重點都會放在 "商品" 上面,背景自然的也會比較少一些來避免模糊焦點,
但 在第一篇文章中的圖片,如果只是為了截取文字和說明 (先不論是否違法)
那過多的無關內容和背景就會降低讀者的閱讀意願,例如. 工作列、無內容白底、大頭貼...等
-----
綜合以上個人看法,『海量文字恐懼症』並非決定性的害怕大量文字,
像熊這種很喜歡閱讀的人,也很少遇到真的會讓我 "讀不下去" 的文章,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微乎其微
似乎要達成某些條件後,才會對 "海量文字" 有進一步的產生畏懼和恐慌...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