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晚上問了我一題考卷上的題目:(小學3年級)一個人以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可以在公園顯眼的地方張貼標語傳單嗎?我回答,不行!!要貼在佈告欄上才行兒子說:我們原本也說不行.但是老師說:只要~~不是~~為了私利,就可以張貼為了這題我們父子倆辯了快半小時請教各位,到底是誰對誰錯呢?
我愛xt wrote:但是老師說:只要~~不是~~為了私利,就可以張貼 不管是不是私利都能貼啊不要被抓到就好~-------------------------------------問老師萬一四處貼我的老師是豬頭(不是私利)可不可以??
我猜想,這老師的重點是在「張貼的內容」,相較私人營利的廣告。至於張貼的地方,當然是「原本就可以貼」的地方。當然也可能是小孩子沒有聽懂老師的題目。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總覺得很感慨。年輕的時候常覺得考試成績不如人,稍長之後想了想,開始懷疑這些考試成績好的人,他們是真的有學問,或者只是擅長於「審題」?猜測出題者的心思,然後「投其所好」寫出出題者所「想看到的答案」,如此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