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片、文字說明、詳細的參考資料給大家。這是高雄「國際」機場

於2015年10月30號,星期五晚上,由香港飛高雄國際小港機場。想說五月
的時候,從韓國回來,使用自動通關排隊很快樂,這次卻變成惡夢一場。
相信很多人昨天晚上,應該都驚覺高雄機場入境海關整個大塞爆了吧?
我的班機於23:00以後降落高雄

在星期五的晚上,23:00~00:00有11架飛機同時降落要入境,
每架飛機假設 300 人,那就有了 3300 人,要準備進入高雄。
如果加上22:00,飛下來 3 架飛機,那就是 4200人了。
我們的高雄小港機場出了什麼問題?算是南台灣國門,安排如此
簡陋、又不用心,自己從香港飛回台灣,感觸真的很多。
2015.10.30高雄小港機場入境資料來源http://goo.gl/VLsFPB

那我們的海關到底能夠消化多少旅客?為什麼海關人員,不能拉起排隊等候線,
香港做得到!小港就放任旅客塞爆整個一樓入境大廳,請昨天有搭的夥伴,或是
小港機場自己的監視器,應該有錄到,你們的海關人員到底在做什麼?
1.請問有規劃排隊路線嗎?桃園機場、松山機場、台中機場,都會很用心。
2.請問有安排人員,確認部份旅客誤闖「自動通關」、或是不熟操作失敗指導的人嗎?
3.請問最右側的機組海關通道,是不是因為塞爆入境大廳之後,才多增加「一個」人工海關入境?
4.在二樓往一樓大廳入境海關前,塞爆情況下,是否有安全人員確認,手扶梯會不會發生意外?
5.二樓「出境」電腦辨識速度,比一樓的「入境」機器快很多。

因為從香港出境的時候,他們每個地方,都會安排人員,確保,要出境、入境,都會都人檢查。
事先把護照準備好,進入大型排隊區域,用Z字型的排隊路線,讓空間發揮到最大。

入口之外,快到到你檢查護照的時候,香港機場,還會有第二海關人員,
告訴你哪邊最快,手指指引精準、快速、分流旅客。而且香港的機場,電子
通關的閘門數量真的很多,小港真的太少了,移民署推廣這個業務,辦理之後,
反而更塞車,也不去努力解決問題。或是軟體辨識更新加強?紐西蘭的北島,
奧克蘭機場,人工加自動2:1。台灣則是4:1,明顯不夠便民。


擔心的原因,如上,其實小港機場天生設備不足,老舊,人員數量不夠,
我都能夠體諒,畢竟一個小時要消化那麼多旅客,真的困難。但是香港機場
的載運量如此巨大,都是經過「動線安排」規劃,將面積發揮最大的效益。
等待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怕其他人在手扶梯發生意外。二樓的入境樓板面積,
可以先行暫留大量旅客排隊往樓下,如果一樓空間真的很小的時候,可以參考。
對了,有人留意到昨天(10/30)晚上外面的停車場,自動繳費機,故障幾台?可以用幾台?
以上
修改紀錄:
10/31新增桃園國際機場影片,說明桃園機場閘門有五台,高雄小港為兩台。閘門數量少一半。
11/01回覆到:第三頁,第22樓。
----------------------------------------------------------------------------
10/31新增「桃園國際機場」,E-GATE的閘門數量為「5」台。
影片---01分:06秒、01:58秒都拍攝出來、並且加派人員導引。
高雄小港機場,自己定位也是屬於台灣「國際」等級機場,為何E-GATE只有 2 台?
比桃園國際機場 5 個電子閘門,少了一半以上。小港機場網址:http://www.kia.gov.tw/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