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會有“不能吵到別人睡覺或學習”這種共識,而沒有“不能影響到我玩電腦遊戲或用音響外放”這種共識?
提到“宿舍是睡覺的地方”的回答,突然想延伸一下問題:如果小明在宿舍學習,而舍友在打遊戲,小明要求舍友帶耳機,而舍友又不喜歡帶耳機,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應該分析宿舍是學習的地方還是打遊戲的地方?又或者說小明應該去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才是學習的地方,那相應地,打遊戲的舍友是不是應該去網咖呢?這時候是不是應該分析去圖書館和去網咖的成本呢?
再延伸一下,當一個宿舍內兩個人的行為都對對方造成困擾時,滿足什麼條件的行為才會像“睡覺”一樣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呢?感覺“睡覺”也不是會絕對得到支持的。比如:如果一個人生活習慣是晝伏夜出,那在他白天睡覺時,其餘舍友依然要保持安靜嗎?又或者,當一個宿舍內大部分人都是晝伏夜出的,在白天,剩餘的那一小部分人也要保持安靜嗎?
八卦便當 wrote:
為什麼大家會有“不能吵到別人睡覺或學習”這種共識,而沒有“不能影響到我玩電腦遊戲或用音響外放”這種共識?
因為那叫做基本的尊重與禮貌。
一個是需要寧靜環境的活動,一個則是不需要寧靜環境的活動,你認為哪個比較難以達到?
換個方式想:
你想要聽音樂,玩電腦,看電影,也就是需要聽到聲音的活動,那帶耳機是否可以解決這個需求?
如果你想問,為什麼是你要帶耳機?
那是因為讀書與睡覺所需要的寧靜,不能用耳機耳塞來解決。
就算你說,讀書可以帶隔音耳機,睡覺怎麼帶隔音耳機睡?
而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帶耳機聽音樂,玩電腦,看電影,
你怎麼能夠要求對方帶隔音耳機讀書與睡覺?
八卦便當 wrote:
提到“宿舍是睡覺的地方”的回答,突然想延伸一下問題:如果小明在宿舍學習,而舍友在打遊戲,小明要求舍友帶耳機,而舍友又不喜歡帶耳機,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應該分析宿舍是學習的地方還是打遊戲的地方?又或者說小明應該去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才是學習的地方,那相應地,打遊戲的舍友是不是應該去網咖呢?這時候是不是應該分析去圖書館和去網咖的成本呢?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用上面的邏輯解決。
兩者都不出門,誰能夠用帶耳機的方式解決需求?
如果這樣都無法妥協,那就有人需要出門。
至於誰出門,那就需要更多的條件來分析:
例如,針對目前的時間來斷定。
如果是晚上9點之前,那讀書的可以考慮到圖書館。
如果是晚上9點之後,那絕對是玩遊戲的去網咖。
如果是段考前,那無論時間,玩遊戲聽音樂的真的要有點公德心,自己去網咖...
至於成本,那沒有必要提出來討論。
如果連這個都要算,你們最好重新找室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