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社會時,做過一種工作,人身保險業務員。
那時候太年輕了,還沒被社會污染過,只有滿滿的理想,也順利在公司的免費培訓下通過考核可以開始正式上班了。(培訓期間的午餐都是免費的)
上班之後過不久,也順利做到兩個業績(同一個人的),這當中公司也安排很多員工活動 旅遊等等,感覺福利似乎比一般企業還要好很多,過不久,我突然感覺很空虛,很不實在,很不踏實,完全看不到未來,完全不敢想像繼續下去會怎麼樣,之後我就離職找其他一般的工作了。
過了幾年 增加了不少閱歷,也被社會染指過後,回頭去想這件事,真的真對那一個買我保單的同學,感到非常愧疚,我也只能盡量請他吃飯彌補這個遺憾。到現在還是有很深的罪惡感,唉,保險公司是什麼東西,自己去爬文吧!
如果有重來的機會,我不會再重蹈覆轍。
其實保險這種東西,只有兩種人需要買,一種是很有錢的人,買保險是為了其他更有利他的目的,不是單純想保險。另外一種就是很窮的人,可能家中一個人生病,整個家庭都會流落街頭的那種窮。
如果你只是一般人,說真的根本不需要買,錢自己存就好,不需要拿給人投資,還傻傻感謝他。
保險公司一向都是以,賣給客戶的保單是公司近期推的,不是客戶真正現在需要的。
很多保單的設計都是為了套利而設計的,只有少部分是客戶真正需要的,保險本來的立意是好的,但不恥的是保險公司的手段,講白一點他只是在教業務員如何騙客戶來買他們的保單。
不想多說了,生意人心不黑就不是生意人了。
小弟年輕時覺得爛命一條, 無所謂, 父母經濟情況也不錯, 我有萬一也不會生活出問題
直到三十好幾要結婚, 太太才找朋友幫我規劃
例如我明天突然掛了, 希望能把房貸清掉...後來孩子出生, 需不需追加他的教育費用....
剛出社會前不多就買少一點, 收入增加了再看怎麼增加 (有無小孩, 長輩須奉養, 未償貸款....), 量力而為但不可或缺
這是一種責任
我太太之前兩次生病, 醫療自費都是百萬元為單位, 幸好她保的都高
她剛出社會時朋友在做保險, 她只要養自己, 所以其實有保的比較高想說能力所及幫一下朋友...今天看來有好的回報
只要你的出發點是正確的, 也沒有私心塞給他不必要或超出能力太多的保險, 不需要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