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包物資的紙箱上,除了兩國國旗、「加油中國」外,還有一行小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句話就字面解釋就是
我們所處的地域山川雖然都不樣,但是像風、月都是在同一個天之下
有點千里共嬋娟的味道
不得不說 日本人搞這套 實在很細膩又貼切

這8字出自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全唐詩》中收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長屋親王,是日本當時的宰相。
唐玄宗時,長屋曾經命人製作千件袈裟,繡這四句偈語在上面,送給大唐高僧們。
鑒真禪師於是泛海東渡日本傳佛教。
這則故事,在《唐大和尚東征傳》《唐揚州大雲寺鑒真傳》中都有記載。
《宋高僧傳》中,收錄《唐揚州大雲寺鑒真傳》。
唐代,日本不斷往中國派遣遣唐使交流學習。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日本第九次派「遣唐使」,隊伍中有榮睿、普照二個和尚。二人受日本佛教界和朝廷的委託,邀請中國精通佛法的高僧去日本設壇。
據廣陵書社《唐大和上東征傳校注》等文獻記載,當時日本經過了「大化革新」之後,農民迫於賦稅徭役,不少棄地逃亡,私自剃度為僧,把寺院作為避難所躲避課役,導致僧侶成分複雜,紀律廢弛。而中國則有一套嚴格的戒律制度。
日本的當權者和佛教界迫切需要建立制度,於是派來了榮睿、普照。
據《唐揚州大雲寺鑒真傳》載,二人請求鑒真:「我國在海之中,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雖有法而無傳法人,譬猶終夜有求於幽室,非燭何見乎?願師可能輟此方之利樂,為海東之導師乎!」
當時航海技術不發達,遣唐使也有不少喪生於大海的。
有僧人面對這樣的請求,認為「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
而鑒真說:「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歷經千辛萬苦,天寶十二年,鑒真第六次終於東渡成功,此時他已雙目失明,66歲高齡。日本朝野上下非常感激,熱烈歡迎他。孝謙天皇頒詔,封「傳燈大法師」,在國寺東大寺立戒壇。10年後,鑒真圓寂。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1500年前,日本送來袈裟,帶著這8個字。今天,日本送來了醫療物資,又帶上這8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