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華勒是中世紀蘇格蘭獨立革命軍的首領
若這些人太過相信佛法 是否仍然被施暴? 天安門.法國大革命也不會有
也不有民主 而是如印度的種姓失敗制度
普羅登 wrote:
是不行,但是讓人脫離(恕刪)
問題是沒有改革 脫離殺伐後也只有等死

甘地的自以為是
受英國政府邀請,時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於1940年出訪印度,並很快與甘地會面。在會晤中,甘地語出驚人:
“中國並沒有實行非暴力……一個四億人口的國家,面對高度開化的日本,竟然要以與後者同樣的方式來反抗,在我看來是不合時宜的……中國人完全可以不採取同樣的反抗方式,只需讓日本人知道,四億中國人可能會因暴力死去一半,但剩下的兩億一定會繼續抗爭……”

在甘地看來,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前前後後近10年的努力和犧牲都是錯誤的。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人應當放棄抵抗,讓日本侵略者意識到即便是中國人民只剩下了兩億,也一定會繼續以非暴力的方式反抗侵略者。只要讓日本認識到:佔領中國是沒有希望的,就能夠獲得勝利。很明顯甘地是把自己這種鬥爭方式,全盤複製到了中國。除此之外,他並不清楚中國人民當時所面臨的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如果知道,他就不會說出如此荒謬而愚蠢的話了。

在中國,日本侵略者製造了各種慘案和悲劇,僅僅在南京,就有30萬人遇難……日本人要的就是中國不抵抗,這樣他們才能實現自己民族滅絕的野心。除了勸中國放棄抵抗,甘地也曾呼籲被納粹德國迫害的猶太人放棄抵抗,使用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甘地不分場合、不結合實際情況的言論,引起了猶太學者馬丁·布伯的憤怒,他寫信質問甘地,問他知不知道有一種叫做“集中營”的地方?在這裏無數的猶太人被屠殺,幾乎要滅絕了猶太民族。

我們不得不承認,甘地的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成功有效地實現了印度的民族獨立。但他並沒有搞清楚一個現實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甘地和印度來說,他們的敵人是殖民自己的英國。英國為了自己的國際形象,不會大肆屠殺印度人。而侵略中國和迫害猶太人的日本德國則不同,他們要的就是種族滅絕,如果不抵抗,只會讓侵略者更容易得逞。甘地的思想主張形成於特殊的環境,如果他易地而處是個猶太人,早就死在了納粹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