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忘了那個藝人要買飯店菜
老公要他買小店家
説財團一時半刻不會倒
説小店家經營更艱難
但有人說 飯店要養的員工更多

最近疫情狀況下
餐飲業很辛苦
台灣餐飲真的多元又方便
各位買外帶是會選小商家還是連鎖店呢?
ponpon19861210 wrote:
最近忘了那個藝人要買(恕刪)


跟平常一樣~
喜歡吃啥就吃啥~

不好吃
一樣不想吃~

就算哪天確診了~
沒打疫苗,會不會掛不知道
至少曾經吃過好吃的料理~

嗅覺.味覺喪失就體驗不到了~

這好像小當家的劇情~
沒辦法當廚師了
要失業了~
-----------------
無聊找了一篇新聞

新聞故事: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是喪失味覺與嗅覺,
但與新冠病毒無關的「嗅覺喪失症」(anosmia)影響全球約5%人口,
而其中一名病患是荷蘭食譜暢銷作家優克‧邦恩(Joke Boon)。

味覺與嗅覺喪失是今年意外常見的問題,但全球約5%的人早在新冠病毒出現前,
就為「嗅盲」所困擾。嗅盲或味盲症會長期困擾患者,
即便這群患者的其他症狀痊癒,仍無法恢復味覺或嗅覺。

荷蘭食譜作家優克4歲時因重感冒而切除扁桃腺,從此被醫師判定失去約94%的嗅覺能力。

雖然她的舌頭仍保有味覺感知能力,但缺乏嗅覺意味著,
她對於五大基本味道(酸、甜、苦、鹹、苦和油膩)的分辨能力模糊。

儘管少了重要的嗅覺,優克仍借助臉部三叉神經的變化,
寫了5本食譜。三叉神經始於耳朵,分成三束朝眼睛、鼻子和下顎延伸,
負責臉部的感官知覺,保護人們免於煙霧或氨水等刺激性危險,
部分食品成分也會觸發神經反應。

優克善用的就是這種反應:「你記得一口吃下太多芥末的反應嗎?
我常利用三叉神經來『品嘗』食物,
我能透過這種方式感覺薑、薄荷、芥末和胡椒;
胡椒和薑是溫暖且刺痛的,薄荷和辣根(horseradish)則有涼勁。」

食物的外貌和顏色都很重要,她不喜歡白色,
因為這對她而言等於沒味道。此外,食物的咀嚼聲音也扮演要角,
胡桃的聲音吃起來跟榛果不一樣。

優克解釋:「這跟油脂含量有關,榛果有硬實的爆裂口感,
胡桃則較軟。如果仔細聽的話,吃胡蘿蔔和蘋果也會有不同的聲音。」

被問到對食物超乎生理限制的熱情時,她熱切地說:
「我的媽媽熬過1944至1945年的『荷蘭飢餓冬季』,一切都與食物有關。」
荷蘭飢餓冬季(Dutch Hunger Winter)又稱荷蘭飢荒,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德國占領荷蘭之際,
德軍封鎖占領區農場城鎮的食品與燃料運送,450萬居民靠慈善廚房的糧食存活下來。
ponpon19861210 wrote:
最近忘了那個藝人要買(恕刪)


通常連鎖飯店的背後金主都是房地產建商!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土地和房租租金壓力!只有大筆營業稅金和房屋稅土地稅!
只有人事管銷成本和食材成本!

人事可以減班到1/3,1/4就是半年內喊解散登記營業!
食材可以退掉廚師,廚工,食材採買!

論營運實力!
建商的實力本來就遠遠贏過小商家!

因為週轉金實力不同!
包括紓困專案!
政府的大方針都是從大企業先訂定的!
沒有先管小店家的!

包含勞工紓困種類!店家種類!小公司種類!
很多種人被排擠!
你可能還不知道!
小店家+1

小店家賺了錢會用在台灣日常消費,增加經濟繁榮

大財團賺了錢買進口奢侈品,然後存在瑞士銀行或海外投資,台灣經濟枯竭
coffeesteakxboxone
妳可能不知道!總統也搞一堆飯店🏨先救自己人啊!
ponpon19861210 wrote:
説財團一時半刻不會倒
説小店家經營更艱難

重點不是不是規模大小,而是需不需要租金。
小店家如果不是自己的店面,就算沒營業還是得固定支出店租,又不像飯店有資產可以抵押去跟銀行借錢,倒的當然比較快。如果是自己的店面,少了租金的支出就能撐很久。
財團不會倒,土地跟建物都是自己的資產,頂多就是歇業或是把飯店賣掉。
吃個飯哪還去管飯店或是小店誰會先倒,不管誰先倒就是只能去買沒倒的那家來吃而已。
Lisa_Hsu wrote:
小店家+1小店家賺了...(恕刪)


好 那我去吃小店家
coffeesteakxboxone wrote:
通常連鎖飯店的背後金...(恕刪)

謝謝告知
消費小店家
coffeesteakxboxone
我建議是合理消費!因為要長期抗戰!
如果有喜歡的小店家
能支持就盡量支持
不然很怕撐不下去
跟平常一樣,想吃路邊攤就吃路邊攤
要看當天想吃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