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發展跟生態保育有辦法取得平衡嗎?

之前公投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議題很兩難
但之前看過星展的一個文章,嘉義一個能源廠商落實永續並幫黑面琵鷺及其他鳥類維持牠們的棲息地..
星展銀行從中提供綠色融資這部分
簡單來看應該就是在永續經營的原則下提供金錢上的協助

看到越來越多企業支持永續,保護生態環境
未來是有機會找到一個平衡點吧?! 大家覺得呢

分享一下這個CNN的專題報導影片:
丹尼斯90803 wrote:
之前公投的時候就覺得(恕刪)
核融合還沒商轉前. 環保是金融工具而已

相信環保都是被騙
那麼多地方可以開發,一定要選生態地點!

還是每個地點,都有生態?

還是地主,想要賺更多,發展自己這裡,所以,

選別的地方,別的地主賺錢,

這樣的問題!是不是無解?國家用別的地,跟他換地?

是解法吧,只是提出這一論點
等那一天,利益不是人的主要目的,那麼我才會被別人說服....................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核融合還沒商轉前. (恕刪)


類似某手機商
買手機不附充電頭是為了環保
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買車應該不附輪胎也是
這舉動真的是歷史留名
果然很PRO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我覺得有這種雙贏的概念很好,既可以維持生態環境也可以讓能源發展繼續推行下去
題外話....

引擎式的汽車 陰極射線管的電視...,這些產品對於70-90年代台灣省吃儉用的家庭來說,一使用就可以長達15年以上。像是我家的toyota跟大同電視都使用超過20年以上。

現在雖然時時刻刻都提倡環保,很多產品的壽命反而變短,像是電動汽車 液晶電視耐用度遠不如上述產品,壽命短造成一堆垃圾。如果要提倡環保,不單單這些產品的回收率要落實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更要延長。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現在一些大企業願意支持和推廣維護生態覺得很重要
星展的理念滿好的~~希望後續可以有更多企業加入 大家也要一起維持
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所謂「環保意識抬頭」,到現在,地球環境也沒變得更好
市面上掛著「環保」字眼的原料、產品,實際上都「超不耐用」
所以環保真的環保嗎?或只是場騙局
未來勢必要在能源發展與生態保育取得平衡
銀行以融資帶動相關產業去執行,也希望在競爭下能帶出真正的環保跟永續經營
最佳解
新冠病毒這兩年來在努力的
減少人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