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義廉恥」匾額事件 不?

「禮義廉恥」匾額.有的學校沒有了.
「博愛」匾額.也是一樣消失不見了.

網圖資料分享:

「禮義廉恥」匾額事件簿.

以前拍的舊照片分享:

「禮義廉恥」匾額事件簿.
「四維」說出自《管子》一書。《管子·牧民·四維》稱:「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子·牧民·國頌》指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北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馮道傳》中歸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指上下有節;有禮,就不會超越節度。「義」指合宜恰當的行事標準;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廉」指廉潔方正;有廉,就不會掩飾惡行。「恥」指知恥之心;有恥,就不會同流合污。

因此,治國用此四維,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無巧詐、行為端正、邪事不生,於是國可守而民可治。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
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廟,恭祖舊。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上無量,則民乃妄。

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四維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軸;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
消失
有時候不代表不見

老人家也不用執著於這些教條式的標語了
年輕人根本不甩這一套

幾10年前霹靂舞還是邪魔歪道
現在都列入奧運金牌的項目了


人啊!!!....
要跟著時代而有所長進

不要變成廁所石頭
又臭又硬!!!!


老何boss wrote:
「四維」說出自《管子》一書。《管子·牧民·四維》稱:「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子·牧民·國頌》指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北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馮道傳》中歸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指上下有節;有禮,就不會超越節度。「義」指合宜恰當的行事標準;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廉」指廉潔方正;有廉,就不會掩飾惡行。「恥」指知恥之心;有恥,就不會同流合污。

因此,治國用此四維,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無巧詐、行為端正、邪事不生,於是國可守而民可治。

我國早已滅亡。

內戰敗而不願認輸,早就亡了。

內戰敗而願認輸,國也一樣亡。

這一題就有點太~難了。
先深信因果,爾後改邪歸正
老何boss wrote:
「禮義廉恥」匾額事件...(恕刪)


博愛....
難怪對日本小蘿莉也有愛心....
中國四處張貼文明標語,文明人、文明小區、文明城市,結果行為也沒有特別文明啊。。
Pario Lee wrote:
中國四處張貼文明標語,文明人、文明小區、文明城市,結果行為也沒有特別文明啊。


什麼地方愛貼標語
不就是經常亂大小便, 亂抽煙,亂丟垃圾.....的地方
最近新聞上搶博愛座的老人,不就是那當年那批背誦四維八德的學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