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古代人科學不發達,以為火焰燃燒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傳輸東西給靈界,所以才有燒金紙、燒火獅之類的活動,象徵將人間的東西傳輸給神明

但現代科學發達了,燃燒只不過是物質氧化還原的化學反應,金紙裡的碳燒完就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而已,每年萬年季或一些宗教慶典會做一隻可愛的獅子,文宣中都會寫說最後的"重頭戲"是燒火獅,象徵火獅帶著人們的祈願飛向天庭,但其實實際去現場看就只是把一個精美的作品燒掉而已,活動單位有時為了增加氣氛而施放鞭炮,反而製造更多噪音污染

像八家將或禮生、陣頭之類的廟會活動,其實還是有表演藝術的成分在,結合現代音響車隊,場面還是有看頭,但燒火獅這類儀式純粹就是把一個作品燒掉而已,現場滿滿的尷尬,而不會有隆重精彩的感覺,反而如果請八家將或禮生來表演還比較有看頭

所以怎不考慮廢掉這個燒火獅的活動,改成火獅展演或光雕秀之類的,還更環保
文章關鍵字
萬年季挺無聊的
一成不變的活動及攤販
去那邊人擠人找罪受幹嘛
現在其實各地慶典都逐漸發展成一種固定形式的夜市,賣一些碳烤小吃飲料還有射飛鏢、射氣球之類的,吸引人的特點大概就是人多熱鬧的氣氛,還有8+9的馬子

至於新的那種賣紀念品跟衣服的文青市集,反而發展不太起來,還不如去百貨或書店,還有冷氣可以吹
燒女巫 都流傳到二次元發揚光大了
萬年季每年都主打「壓軸」重頭戲是最後一天燒火獅,期許火獅燒化將人們願望帶去玉皇大帝,但其實實際上就是把一個做得好好的蠻可愛的獅子作品燒掉而已,還製造空汙

宗教相關的活動文宣及媒體新聞稿應該科學化,不要再寫那些什麼燒越多越保佑的怪力亂神,古代的燒女巫、河伯娶妻都廢除了,應該推廣正確的觀念,宗教是對自然的致敬,而不是燒東西給神明換願望成真這類的對價關係
燒火獅......
或改為燒老獅

(其實主辦方可考慮配合新世代改用無人機表演 )


— = @ @ = —

東港迎王平安祭      古代 始
火人節(Burning Man)  1991 年始
左營萬年季        2001 年始

3者和其他宗或非宗活動也該改變放火燒物的習慣
Don't Touch Her! Don't Touch Her! Don't Touch Her!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不燒掉年年展示
製作的人只好喝西北風
既得利益者加上老人觀念改不了
所以陋習一直存在
製作單位如果把火獅拿去拍賣,主打把好運帶回家,可能還能賣到好價錢
就一種傳統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