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我在電腦前崩淚..


文章關鍵字
蠻棒的~~還好我才剛開始蓋第3層樓,遺漏的東西並不多......不急著撿回來~~~
坐在馬桶上想不通的事...
請問這系列還有別的作品嗎??
還請大大多提供這類影片的資訊!
看完囉..配樂蠻感人的

人都有生老病死 悲歡離合..

所以說~不用活太久~活的有意義就好

不然看見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去

只剩下自己..那種感覺是很孤單的
真是篇意義深遠的動畫, 法國的很多動畫都很優秀, 無需文字。

列入收藏。

感謝。
-趙雲- wrote:
看完囉..配樂蠻感人...(恕刪)


我聯想到的是全球暖化
海平面上升
人類殺死了自己和回憶

可能是因為還沒成家的關係吧
感想沒有你那麼深
我只感覺....是很深很深的回憶
老了之後一個人過的很孤單
還感覺不出來....感動的點
torry wrote:
我聯想到的是全球暖化...(恕刪)


聽 高爾 放屁, 暖化是人類+地球本身眾多因素影響..

誰相信印度土地上有冰原? 科學家已證實.

地球自然規律本來就是 先暖化再冰凍
人類加速暖化肇因是 [人口爆炸]

若是人類只剩10億人口, 暖化還是會持續. 不過會減緩.
但減緩的速度不一定跟的上地球暖化規律.

在地球因海平面上升而影響氣候條件時,
人類自然會被消滅, 但在此之前
不確定地球是否會被不知名彗星重擊而成冰凍世界

......... 很多因素都會造成人類滅亡, 地球再生

discovery都有播過了, 專訪過世紀各地權威學家.


所以............高爾 影片只是在提升自己知名度
節能減炭??

[先減地球人類數量吧!!]

panlong wrote:
聽 高爾 放屁, 暖...(恕刪)


所以你的論點是地球本來就有一個暖化→冰凍→暖化....這種循環的規律
而「人口爆炸」只是在「加速」這種循環的助力,而不是主因?

那照你的說法
為什麼不去解釋為何「人口爆炸」會「加速」暖化?
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不是「豬」口爆炸、「魚」口爆炸、「狗」口爆炸....讓地球暖化?
為什麼動物不會「加速」暖化,而人卻會?
人口爆炸「加速」暖化的原因,不就是「碳」嗎?

減少人口比較容易,還是減碳比較容易?
而且減少人口,就一定能減少碳嗎?
中國一胎化那麼久了,人口有少嗎?碳有減少嗎?
如果你主張希特勒式的種族滅絕
或是來個大戰爭把全世界的人口殺掉幾分之幾的話
那麼只能說你比高爾更想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拉其他的因素進來說人類也可能因為其他海平面變化啦、慧星撞擊啦....等等而滅亡
我看不出來邏輯上這些因素跟「人口爆炸加速暖化」這樣的命題有什麼關係
更遑論你要去否定「碳加速暖化」這樣的論點

如果依你的說法,以個人來做比喻的話
比方說人都會死,
而某某人主張抽菸會導致肺癌,
會加速一個人的死亡,
所以要叫大家要在生活中減少抽菸
而你提出來反駮的論點是:
人也可能因為很多因素更早死亡啊,車禍會死、謀殺會死、生病會死、衰老會死...
所以幹嘛去減少生活中的菸呢?
說不定出門就被車子撞死了,某某人呼籲禁菸只是在提高知名度。
仔細想想,這樣有反駮到「抽菸→肺癌→死亡」這樣的因果關係嗎??

不過是阿Q式的避重就輕,
減少自己的罪惡感,
順便炫耀自己discovery看得多,可以跟主流的暖化論述做抗辯罷了

更何況這種常常拿來反擊暖化論述的地球暖化→冰凍循環說
不也是常有科學統計數據提出報導反駁,說某某冰山的溶解,比正常的溶解速度超過多少倍?
例如像這個網站所提了,就差了1000倍:
http://www.zhengwunet.org/zhengwunet/article/2005/1/24/40626.html
這正常的溶解速度,就是你所謂的「循環」,是地球原本就會暖化的規律
可是人為的暖化,卻是正常暖化的1000倍時,你能說1:1000的1,才是主因,1000只是加速而已嗎?
假設一根冰棒從冰箱拿出來,在正常室溫下1000秒會溶解,
拿強力熱風機去吹,1秒就溶掉了
你會說這根冰棒會溶解的主要原因是正常室溫,還是這台強力熱風機?

沒想到我打了這麼多字啊~
想當初 大三時 有一堂自然科學裡的環境學...就在探討 "碳以及全球暖化"...

小弟也為了這堂課寫了篇論文阿


如果仔細的去看研究文章的話 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專家都像Discovery 頻道裡的某個節目所說的一樣

目前碳以及全球暖化的話題是無解的 最接近的說法也只是說

"碳確實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一個因素, 自然界的周期也是一個因素"

"可是不能因為自然周期是一個因素, 所以就不去重視碳所能造成的影響"

"全球暖化也許是個結果,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一部份是人類造成的空氣中的碳"

"可是全球暖化也許只是個原因, 只是自然界裡那個自然周期的其中一個環節"

"最重要的是, 既然人類所造成的碳是一個因素, 那麼我們人類就得想辦法扭轉這個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scovery 的節目小弟也很喜歡 可是有些節目也是很bias的

可是這個頻道的特點就是 如果有一個節目bias往左邊, 那我們大概就可以找到另一個節目bias往右邊

專訪過世界各地權威學家 也不代表他們所說的就代表學界

另一群的世界各地權威學家 大概就是持著反對態度吧

上一個冰河期根本沒留下來所謂的決定性證據 一堆研究得出來的答案都是 p >0.05

所以還是只能留在假說的層面


MD 2,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tep 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