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朋友在4歲的時候,因為被老師說有過動傾向,
為了就近觀察,我帶了小孩上了一些家長可以參加的團體班,
最後小孩上YAMAHA音樂班唱唱跳跳的還頗有"進步",
但"進步"是身為愛小孩的家長我本人說的,
相對班上同學,我們家小孩還是班上幾乎是最調皮的。
有過動小孩的母親,一路以來被多少老師告過多少狀
這種只有羞辱沒有讚美的心情,我就不想贅述了。
然後就兩年的幼兒班結束,本來想說終於解脫。
老師又來勸我家小孩繼續讀小一課程
我們這班的資優同學都不繼續往上升(要請個人家教)
反而是老師教的另外一班,頑皮程度更甚於我家小孩的同學們想要繼續讀。
(那幾個問題小孩有來我們班補課,所以知道狀況)
於是老師是這樣跟我說的:
"那一班的都是跟他一樣不練琴的小男生"
很適合我們念。
其實我們早在今年一月開始就已經請個人老師來教
而且以我們這種不是音樂世家的路人家庭來說
一個禮拜練個三、四天,我覺得已經算認真了吧,
花了我這麼多$$$$
但在老師心目中,竟然覺得我們表現出來的程度是 "不練琴"
我真是要昏倒了。
結果就是,因為YAMAHA很多小朋友唱唱跳跳的還蠻好玩的,
我家小孩就一直碎念說他想繼續上小一之後的課,
後來我看報名名單上,我們班三位資優同學也加入,
我也開始覺得似乎可以去上,
但YAMAHA學費加上私人練琴的學費實在是一筆費用,
加上我這過動小孩,估計將來逼他彈出個所以然來....可能有點渺茫
而且小一的課家長都要陪同,
每次上課看自己的小孩很快樂但表現普普 (有時糟於普普)
也是不小的心理負擔
但身為父母的有時總會覺得孩子有興趣上課,
還是會勉強讓他去上。
想請問版上的媽咪把逼們,如果是你們的話
會建議我讓小孩繼續上音樂課嗎?
還是有其他的建議。
練鋼琴,除了上課,家裡一定要有琴
不一定要真的鋼琴,便宜的電子鋼琴,或電子琴都可以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家裡沒琴,怎麼練
我是買 CASIO 的 "魔光" 電子琴 自學,無師自通
連譜都不用看,因為按鍵會發光,照著彈就行了
它可以分段落學習
把每個段落都練過,鍵位、指法都背起來,就會彈整首的了
學那個要有動力,我是看日劇交響情人夢,看了很感動,就去買琴來自練了。
練到現在只會彈一首: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
就是交響情人夢劇場板,野田妹彈的那首

不過實際上會看譜是比較好的
網路上有"5線譜十日通"的教程影片
但給小孩自己看,應該看不下去,也看不懂,所以還是要去學
個人是覺得花錢學個基礎就好了
如果有興趣深入,在給他自己去鑽研
沒有興趣的話,在學下去也只是白花錢
但是鑽研也得有工具:樂譜,鋼琴(或電子鋼琴、電子琴)
樂譜也可以到網路上找,用列印的比較便宜...
fraisebaby wrote:
我家狀況是,小孩很想要去上課,也蠻喜歡的上課唱唱跳跳很開心...(恕刪)
很冒昧的請問您,您是否只有這一個小朋友?
小朋友喜歡上課並不代表他喜歡這個課,而是他想和同儕一起玩,若家中只有這一個小朋友,平時在家除了父母就沒有人陪他玩了,小朋友也會比教孤單。
你可以試著問他為何還想再去上音樂課?有興趣?還是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
若給他換其他學藝課程,如:跆拳道、珠心算.....,他是否願意?一樣有小朋友可以一起學習。
如果他堅持還是要上音樂課,那也只好讓他繼續上。
我記得 Yamaha 音樂教室如果人數不夠的話是不開班的,當時我家小朋友本身學彈琴的意願並不高,剛好這新課程人數不夠沒有開班,也藉這次的機會給他的音樂課停下來,改去學其他她喜歡上的課。
但注意力問題就會讓整個學習力降低
因為那不是孩子故意的
我家小一才查出真正原因
注意力缺乏
幼稚園老師說容易分心受周遭環境影響
與同儕相處更顯現有所不同.但又說不哪裡
因為一般評量檢測又算正常
到醫院檢查醫生說要大點才會明顯
到了小一果真症狀明顯
一開始老師覺得個別差異.沒關西
後來有一天小朋友突然跟我說
老師叫我回家給媽媽教
當下很生氣.後來還是靜下心跟老師談
老師才跟我說小朋友上課寫字總是最後一個寫完或者要寫到下課結束
之前主動問老師學習狀況
老師都說每個人有個別差異
執導累績一定的問題老師才爆發親師衝突
事件是:老師問甚麼?小朋友都說媽媽說來回應
後來老師才無奈說出這句話
我同時跟老師說小朋友在家也會說老師說.同學說
老師才釋懷
但專心部分已嚴重影響學習
後來中西醫基及治療
中醫吃到約2.3個月老師跟我說進步很多
寫作業速度能夠跟上
西醫部分就上專心練習
雙管齊下小朋友除了與同學相處或學習都進度
所以我覺得學甚麼不重要
重要的是找出孩子的問題點
不然學甚麼都很痛苦
我自己一對一教自己小朋友鋼琴
發現小朋友上課的反應比較好問.問題點也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
常常要用不同方式引導
一方面也讓從小朋友身上學習到很多
通常我都會請他唱我彈
或我彈他唱.學校有教直笛
我就吹直笛.他就很開心的跟著彈
學習效果比較快
由於自己教比較能調整進度
暑假期間除了學校作業
他喜歡動手做
我就帶他買材料
他覺得自己再作研究.非常有信心
但做他喜歡的事之前也是約定先把學校功課完成
所以應該找出問題.適合的方式才能增加他的成就感
多年前在日本電視冠軍節目看到一集,日本小學生的地理比賽,以各式各樣的比賽方式測驗小朋友的地理知識。其中一段比賽是比搶答,有個小朋友動作比較慢,總是搶輸別人因此這段的得分很低,在旁邊觀賽的媽媽(還有我)緊張的不得了,好想幫他搶答,但無能為力。但到了下一段比賽是比記憶,秀出一張張日本行政區的投影,要小朋友猜是哪一個行政區,這時這位小朋友就發揮他的能力,總是很快的回答正確答案,扳回一城。
這一段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並時時提醒自己,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你也許在這個階段表現不如人意,但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就能有機會發揮。在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也是秉持這個原則,我們都希望小孩表現優良,那就一起幫助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建立自信,這樣就成功一半了唷。
因此您不需去想上鋼琴課是否能學出個甚麼結果,每年上yamaha的小朋友何其多,真正走這條路的又有多少人?小朋友能快樂的學習才是才藝課的重點吧(除非您是認真的想要栽培出鋼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