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防」,不如技術性「給予」。孩子跟3C產品

與其「防」,不如技術性「給予」。談孩子跟3C科技產品

進入21世紀了
除非要與世隔絕
不然要完全不碰3C產品
不可能
常常在工作場所看到一些孩子父母不給予
結果孩子跟朋友借來玩
或者朋友在玩,站在旁邊一臉想玩的羨慕樣
甚至還有自己偷偷存錢買手機 偷偷買(不帶回家,回家前放在朋友那,國小程度)
其餘如此
不如從小要給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那就是
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電動)
都是屬於「家長」的
妳/你要,沒問題,我們買來「借」妳/你把玩
但是,我們有隨時隨地「百分百」的收回全力以及監控權利(如設密碼、跟朋友對談內容、交友狀況等等)
讓孩子了解到這點後
父母給予孩子「手機/平板/電腦」等等就可以放心許多(前提是孩子也同意家長訂定的條件後借走)

接觸科技產品不是壞事
未來的社會跟人生只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注入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
提早接觸
提早適應
提早熟悉了解
這絕對不是什麼可怕至極的事情
但是
許多父母在「收回」的那瞬間
因為孩子開始哭鬧發脾氣
因此心軟,又或者不願聽到哭鬧聲
因此停手收回的動作(絕大多數都是如此)

孩子是聰明的
當她/他了解因為哭鬧,她/他就可以持續擁有後
便會變本加厲,不斷得如法炮製
讓孩子知道
這是我們「借」給妳/你,因為我們覺得妳/你需要
這並不是個天上掉下來的免費禮物
因此
在犯錯或者其他不當因素下
我們有絕對的「回收權」



對於一歲~六歲的孩子:

能不用最好, 但絕不用手機那種小到爆炸的螢幕開影片(尤其五吋以下那種,想害孩子眼睛提早出現問題嗎!)

外出用餐絕對不可以放任孩子透過手機/平板看影片玩遊戲(帶紙筆畫畫或者圖片豐富的故事書不會重到哪去)



對於國小以上孩子,制定好:

出門手機是用來記錄生活以及打重要電話不閒聊為主(這點做家長的必須要以身作則。一堆家長自己手機不離身,孩子用手機卻不行。家長可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啊)

餐桌上不可拿出手機玩遊戲/聊天

就寢時手機不可放在房間內(需要鬧鐘功能的話除外)

下載的app內容請先讓父母知道,畢竟這是父母「借」給妳/你的

拜訪親朋好友時 不可以拿出手機玩遊戲 拍照跟打重要電話例外

如果私下偷偷用自己或這他人的錢買手機辦門號被發現的話 那後果自行負責

請將東西保護好 別亂丟 別亂摔 別因為"不是你的 是別人借你的"就不好好珍惜.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Janelle寫給兒子的這篇用手機條件
http://www.janellburleyhofmann.com/postjournal/gregorys-iphone-contract/



各位父母,共勉之 :-)
其餘??

是「與其」吧!!
mr.獅;:彘 wrote:
其餘「防」,不如技...(恕刪)

mr.獅;:彘 wrote:
對於一歲~六歲的孩子:


絕不用手機那種小到爆炸的螢幕開影片(尤其五吋以下那種,想害孩子眼睛提早出現問題嗎!)


這邊觀念錯誤了
螢幕本身就會傷眼睛,就算拿ipad給小孩也是不洽當的
不要以為螢幕大一點就沒關係了
Encoding wrote:
這邊觀念錯誤了螢幕本...(恕刪)


這邊是說

大跟小必須擇一時
不知你的孩子多大
應該沒有眼科醫生會為你的說法背書
好像沒有專家或學者有提出這種觀點
很難想像不到六歲習慣拿手機滑來滑去的孩子
你要叫他專注在沒互動的書本上閱讀學習
還要拿起筆來寫不會破關的作業
還要耐起性子找出自己的錯誤想辦法訂正
當然是很鼓勵你讓你孩子玩啦
因為短期內你很高興,你孩子很高興
身旁的同學應該也很高興...

這還有一個問題...

當孩子已習慣於聲光效果,是否能夠接受平淡的書面
就好比要一個嗜甜重油重鹽重辣口味的人,適應清淡飲食的困難度
課堂上老師的教學,還有紙本文字,這些相較於3C來得單調的日常能否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當一些學者居然提起要培養小孩的"無聊力"的時候,就是一種警訊
別忘了,無聊可以說是創作與思考的源頭...
zzzchen wrote:
這還有一個問題......(恕刪)



沒錯
習慣了聲光影音
對於不會動的書籍文字
興趣缺缺
這是非常大的問題
偏偏現在非常多家長
怕孩子哭鬧因此妥協
這肯定防不了的,只是接觸的年紀時間早晚而已,原則上在未接觸之前不主動給予,直到不得不時(子女總有天會向你開口),這時就是做好並嚴守約定

例如:限制使用時間,功課做完或複習完後才能用,只能在客廳使用..等等
樓主的做法很好啊

父母該做得是引導 而不是 一昧的制止

教導孩子 正確 適時 適當 的使用電子產品

小學時是手機

再大一點是交男女朋友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很多事是天性 阻止不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