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對孩子這樣的教育態度是正確的嗎?

記得我從小有記憶開始就上幼幼班,幼稚園,上國小後安親班、課輔班、珠心算、補英文一樣也沒少,國中讀私立週六日還要到學校上課,寒暑假還有輔導課,然後高中、大學,課業的夢魘才告一段落,接踵而來的是出社會上班。
說真的我受夠了這樣的過程,我覺得小朋友在學齡前就是每天玩得開心最重要,讀公幼就好了,家人朋友總會說”公幼到大班才教注音,我們的私幼連英文都教,你讀公幼到時候孩子上國小會很辛苦...”等等的。
我有點不以為然,所以呢?剛開始會辛苦一點沒錯,但是有那麼嚴重嗎?記得我國小的時候也是有一些同學是連幼稚園都沒上過的,他們剛開始真的連注音都不懂,但之後呢?說真的我對他們也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印象。
像我從小該讀的、該補的也沒比人少,長大也是做一個只要是人都能做的奴工作。我不是說讀書沒用,只是我覺得課業不是絕對,很多會讀書但眼高手低更是枉然,孩子將來只要肯做事、不要只吃不動等啃老就好了,最重要只要小孩不要學壞就好,成績不好我覺得倒無所謂(只要能畢業就好)
我覺得補一堆有的沒的根本沒用又浪費錢,數學在我人生也只有用到加減乘除,英文更是除了應付各種考試外,一次也沒遇到外國人,更別說學以致用了。
每個人對小孩的教育態度代表著把你內心的期待與兒時的遺憾投射給小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對我而言我想給小孩的確是不要像父母給我如此一般不堪的回憶。
文章關鍵字
生活圈不同
別限制他的生活圈和發展 他會有不一樣的天空
外商福利很好 一定要有好學歷 英文
除非你的成就遺留下來可以給他豐衣足食
不然別亂鋪跑道給他
大公司 或科技廠用英文溝通也只是標配 什麼都不會也就只能做最低階員工
魯蛇的見解
就算唸到博士
在台積電 一開始也是要穿無塵衣去操作機台。有比較好嗎?
還是錢有到位。幹啥都行?
霹靂卡霹靂啦啦魔女
說得很中肯
*采昕*
所以要先努力把錢拼到位,然後想辦法讓後代把基礎發揚光大延續5代以上。
學習是一種樂趣,英文是工具,數學會產生美感。

樓主應該是被過度的課程與莫名的競爭壓力搞壞樂趣,而視學習為畏途。

我家兩個小孩讀私幼(輔大附幼),學校不教注音,也不教英文。沒提前開跑,後來課業也沒啥問題,上學、學習這回事讓他們很開心。
we543543 wrote:
學習是一種樂趣,英文...(恕刪)



樓主把學習這件事情想得太負面了

你小時候的學習經歷不理想

導致對學習有著負面的思維

可以視為幼年創傷的一種現象

但是在你養育小孩成長的過程當中

可以把你的經驗當成借鏡

學習也可以是很快樂的充滿成就感的

我們應該祝福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那樣的快樂

而不是將自身的痛苦經驗轉成加諸在孩子學習過程的枷鎖

孩子還這麼小

你要撇除自己對學習是痛苦的歷程的成見

要對孩子的學習歷程給予祝福而不是唱衰
我小孩大學在選校系時,
問我可不可以按興趣填,
我回答家裏有事業讓他繼承嗎?

然後他就填了好就業,
但不會到沒興趣的。
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沒你想的那麼差

你也沒辦法讓小朋友整天都玩

很多狀況不是你學不學那些東西的問題


放牛吃草你也得牛懂得找草吃


當然你能給你的小朋友留下一份一生無憂的產業就隨便都行


如果你以後只能讓小朋友自求多福那就多斟酌吧


或者說你覺得北部競爭激烈

你可以考慮直接搬到南部或東部去
能力強選擇就多,單純如此而已。
童年無論是玩得快樂或學的痛苦,
到成年後一樣是苦多樂少,
差別只在工人烈日曬的辛苦或CEO扛責扛的辛苦。
pc8801
好比李壽全的我的志願是長大後要做總統,長大才知道總統只能有一個.
pc8801
看看台大每年畢業那麼多高材生,是有幾個能當ceo
bill_lee_0101 wrote:
到成年後一樣是苦多樂少,
差別只在工人烈日曬的辛苦或CEO扛責扛的辛苦。


應該還是有兩個極端之間的存在,生命有更多的選項。

比方我老婆教書,非烈日曬工人也非CEO扛責。每年工作兩學期共36周(最近在談32周),每學期最低8學分,每周工作時數約30小時(看良心,可以更少),錢不多,但也夠餬口。整體來說算不上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