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疑問~

一般電子表的秒針都是一次移動一秒的間隔




那請問大多數的機械表秒針方式都是如影片中的一秒內移動好幾次才到達下一秒的刻度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資料

雙脈衝控制馬達

機械錶秒針移動方式疑問?


一般石英錶的馬達無法轉動機械錶的厚實指針,但9F機芯搭載全新技術,推翻固有概念。一般石英錶的秒針每秒轉1步,9F石英錶的秒針每秒能轉2步。省能源,又能以高驅動力轉動比一般石英錶更粗的指針,兩相考量後決定搭載可有效在1秒內傳送2次訊號的雙脈衝控制馬達。因此,9F石英錶具有舊款2倍的驅動力,電池壽命可達3年。當然,這2步的律動肉眼無法辨識,看起來僅1步而已。

圖文:精工網站
文章關鍵字
千年之夢 wrote:
那請問大多數的機械表秒針方式都是如影片中的一秒內移動好幾次才到達下一秒的刻度嗎?...(恕刪)

機械錶跟石英錶的1秒有不同嗎?
你覺得影片中的一大格是1秒嗎?
如果是的話那支錶應該只有12秒而已

石英錶秒針是一格一格跳
機械錶秒針是平滑的
owencho wrote:
機械錶跟石英錶的1秒有不同嗎?
你覺得影片中的一大格是1秒嗎?
如果是的話那支錶應該只有12秒而已

石英錶秒針是一格一格跳
機械錶秒針是平滑的..(恕刪)



感謝回答!

只是突然有疑問,有沒有機械錶能做到 真的平滑?就是一直移動沒有停滯,但一秒移動的距離是一樣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然一秒皆是相同的,只是同樣的時間內石英或電子錶一秒只移動一次,跟機械表一秒移動很多次 差滿多

感覺很急,我怕看久了心臟會受不了(誤)

PS:這款天梭80小時儲存動力的錶不知道老手們推不推薦?

同價位80小時的好像比較少一點。
千年之夢 wrote:
感謝回答!當然...(恕刪)


怎麼說呢 新的機芯列了不少修改項目 最大的疑慮還是在塑膠擒縱叉上 穩定度會不會像豪邁改4V 結果變二行程車機油吃很大要看一看
要是我 我會觀望一陣子等長期使用報告出來 這段時間用原本的ETA機芯 畢竟有五十年以上的歷練了
有些石英機芯一秒也是分幾步走的. ISA 有出過什麼型號忘了.
光看秒針分不出機械還是石英.
電子掃秒機芯

一般人以秒針運行的方式來判斷是石英錶或機械表,大部分是正確的,但不是絕對。

早期機械表有採特殊擒縱系統,秒針運行不是以掃秒方式運行,稱為秒一分(一秒跳一次)或秒半分(半秒跳一次),看起來就像現代石英跳秒,但純粹是以機械方式運作。而石英錶亦有如機械表般以掃秒方式運行,屬電子掃秒機芯類,按照問世時間的先後順序如下:

一、電子機械機芯(electro-mechanical):日差(同機械機芯)

構造與一般機械錶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其擺輪的動力是由電池提供。動作原理為將擺輪一端設計一組線圈,使其成為電動機構中的「轉子」,再於擺輪下的機板安裝兩個磁鐵為「定子」,一組簡單的電動機構便這樣誕生,不需要每天上鍊,而一顆電池約能提供400天的動力,秒針走時與機械錶相同。Hamilton Ventura採用的505機芯結構。



二、音叉機芯(Bulova(寶路華Accutron):月差(±60秒)

1966年,美國BULOVA寶路華發表了名為「Accutron」的音叉腕錶,時計從此進入
高震頻時代。從物理上來說,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能產生的震頻數越高,所分割出來
的時間也就越準確,機械錶是以擺輪為震頻產生器,每秒最多也不過10下,音叉錶則
是以電磁鐵驅動H形的金屬製音叉,使其產生「高且穩定的震頻」,每秒高達360次,
並由兩條極細的鋼絲尾端之紅寶石來推動一顆極小,但齒數亦高達360齒的齒輪,
所以音叉錶的秒針是以非常滑順的方式來作動的,沒有一隻機械表可與其相比。
音叉錶跟機械錶及石英錶不同處在於靠近耳朵聽時,是發出嗡嗡的震頻,而不是滴答的聲音。



三、人動機芯(KENITICⓇ SEIKO、AutoQuartzⓇ ETA):月差(同石英機芯)
用手轉動龍頭或利用手臂的擺動,帶動表內的自動盤轉動微發電機發電。並將電能儲存於電容器或二次電池中,,穩定地輸出電能,驅動IC電路之石英計時裝置。




四、發條驅動機芯(Spring DriveⓇ SEIKO):月差(同石英機芯)

由日本 SElKO 集團於1998年發表,自動上鏈結構與機械錶相同,經自動盤轉動或手動將能量儲存於發條盒。發條的彈力慢慢釋放,驅動微發電機,產生微弱電力,直接供給石英震盪電路計時(取代機械表擒縱結構),並供五番車線圈煞車之電力。因此無電池/擺輪/馬仔,發條直接推動五番車,秒針走時與機械錶相同(8Hz 28800vph)。有人認為它應該是屬於石英錶,但嚴格來說 Spring Drive 技術其實算是機械表的衍生設計,採用石英震盪器,有每月±15秒的高精準度。



五、高振頻石英機芯(Bulova(寶路華)Precisionist):年差(±10秒)

將石英震盪器之兩極音叉改為三極提高振動頻率8倍達262,144Hz,秒針為平順式移動(sweep second hand),磁車轉動頻率為16bps。以現代主義設計的機芯,歸類於獨特的電子掃秒手錶,使用CR2016 3v電池解決耗電問題。



omygodbid wrote:
電子掃秒機芯

一般...(恕刪)



[讚

來01就對了,許多前輩識友,不吝提供寶貴資料。 再次


能否提問個「形而下」的基本小問題:市面上有一些裝電池(ex3號電池)的簡易鬧鐘,其行走的方式如機械錶。

但是,包過我自己(身旁許多人),一陣子都把這鬧鐘給丟棄不用了,原因是電池耗電量很兇,是一般傳統石英鬧鐘的好幾倍。

請教前輩:為何會如此差異大?若大大事業太忙,可直接忽略即可,感謝您。

因為那種時鐘一秒給馬達好幾個脈衝,一般石英錶一秒一個脈衝.

同樣電池一秒馬達動1次跟一秒馬達動5次哪個耗電?若以1次與5次/s來比耗電量理論上就是差五倍.
SHCC wrote:
[讚來01就對了,許...(恕刪)

wzch wrote:
因為那種時鐘一秒給馬...(恕刪)



感謝熱情賜教。

想想也是如此--看來技術還無法突破,或者是買裝2號電池的可撐久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