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四百萬的價值是什麼概念?有些鄉下的透天厝或許也不用四百萬、小孩從小學唸公立學校唸到大學畢業也不用四百萬。雙B就不用講了,連保時捷基本款都買的到。那,為什麼買輛一百萬二百萬的車大家討論起來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小小一隻手錶要幾百萬的,就似乎很難令人接受覺得很誇張?


最簡單的觀察:在車版有多少主題要討論的車子要問的菜單是二百萬級的? 在錶版,有多少主題討論的錶是要二百萬以上的?
車子彰顯於外,是男人最容易展現(或炫耀)也最容易讓人有印象的一個財力象徵。而且車子是個舒適空間,能讓家人朋友也坐在一起裏面,更不用說附加的許多高科技配備。用售價來講,有國產小型車五十萬,也有一輛雙B或保時捷五百萬,更有一輛超跑一千萬,就簡單算大概一般人跟大老闆買車預算差個十倍到二十倍。
錶呢?不要說夜市路邊的,講起碼有牌子的精工五號就算一萬好了,而頂級廠牌陀飛輪錶要價四百萬,相差足足四百倍! 也難怪一般人可以接受路上看到幾百萬的雙B覺得沒什麼很正常,但當聽到小小一顆錶卻要幾百萬,就實在令人難以想像覺得太過奢侈或價格太誇張。
所以欣賞高價錶的角度是什麼? 已經變成是買一種藝術品買奢侈品的概念,我個人是覺得遠遠比買包買車更奢侈。 這是在買錶廠使用的貴金屬材質,以及手工生產組裝投入的人工小時,還有在上面所謂雕花打磨哩哩扣扣一堆的工藝技巧(也是人工小時堆出來的)。就像看畫展一樣,有人喜歡A有人喜歡B,各大錶廠做出來的錶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 像我就比較喜歡朗格跟積家的風格,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磯雖然也是一線大廠但我就實在不大喜歡。(買不買的起先不說)
錶廠訂價幾十幾百萬,沒有對錯,市場機制自然會反應合不合理。學著欣賞錶的同時,我仍然還在很努力的說服(催眠)自己,我可以花二百萬買歐洲進口車,但是要我存一百萬後去買朗格一號也應該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就跟小時候存錢買超合金玩具的心情是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