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個禮拜陪老婆去愛馬仕例行性地逛逛搏暖喝免費咖啡,順便拿那款早已不需要再多做介紹的經典H型錶盤女錶,這種大眾熱門款式已經是各門市的標配只是各店錶盤顏色齊不齊全看的還是運氣,還好接待我們的老先生SA不愧是老江湖,沒兩下就解決了問題。
他眼看剛送上來的espresso都還沒喝完我們就已經準備拍拍屁股離開,眨眨眼用鱉腳的英文問我:今天送來了一支稀有物種,有興趣看看嗎?
好啊,有什麼問題,反正看又不用錢。
。
。
。
然後那天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就帶著兩支錶回家了...
至於是哪一支錶讓人失心瘋呢?沒錯,就是標題的那支三眼鈦金屬男錶:Hermès Arceau Chrono Titane 41mm。

來到法國生活以後,可能是因為離產地近的關係(多數高端手錶都是瑞士製造),我莫名地開始關注起了手錶,顯而易見的,近年來的錶壇時尚都是以運動錶款獨領風騷,其中尤其以被勞力士帶起的潛水錶鋒頭最健,從疫情開始全球蔓延後更是供不應求,付了訂金後等個一年半載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而眼看勞力士賣得好,各大品牌也開始爭相推出潛水錶,但在設計上的各種致敬下,老實說有時真的得用力看才分得出誰是誰,一時之間,這個圈子好像就只剩下了一種聲音...
說到愛馬仕很多人第一時間只會聯想到包包,殊不知在各種可以彰顯時尚品味的領域其實它都有所涉獵,其中當然包含了一身行頭中最具功能性的手錶了。
比起其他專門的高端手表品牌,愛馬仕在手錶製造的領域中當然沒有同樣的影響力,愛馬仕錶的存在價值比較偏向是滿足愛好者對於這個品牌的全面性需求,因為對於愛馬仕的追求已經昇華到近乎信仰,戴上這支錶為的不是保值、不是虛榮,更多的是想透過這個品牌來彰顯品味和自我價值。
今天讓我一眼就愛上的這支男錶屬於愛馬仕的Arceau系列,從1978年第一款Arceau問世以來,裡面的設計元素就已經奠定了它在商品目錄上40年來不能缺席的經典地位,而數十年下來Arceau仍然不斷在原始設計上進化,唯一的目的就是引領下一個世代的潮流。
今天的這款男錶有幾個看點,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設計概念🕐
愛馬仕其實本業是製作馬具,這點從它們的logo就可以明顯看出這個品牌的根源,而在它們的眾多旗下產品中,不論是包包、穿戴配件、服飾珠寶等等,在設計中都透過各種形式保留了馬具的意象,就像是這個品牌的血脈一般代代流傳。這款Arceau在經典的馬鐙型不對稱錶殼結構中融合了運動化的現代三眼設計錶盤,盤面上的數字時標則保留了與系列初問世時一模一樣的斜體典雅字體。
這裡不得不佩服愛馬仕的設計美感,四十年的落差在手錶僅僅五公分見方的空間裡共存著,不但絲毫不違和反而還相輔相成。紅色秒針和黑色面盤所呈現的是一種讓人一見傾心的帥氣,更不用說在三點鐘計時秒盤外那一圈畫龍點睛的鈦金屬環了


🕑製造工藝🕑
SA老先生說,這支錶除了機芯以外從裡到外都是由愛馬仕自家打造,甚至連錶帶用的也是愛馬仕經典的Barenia皮革,所以每個零件大從錶殼小至皮帶扣上都看得到愛馬仕的Logo。很多人可能會問這款怎麼沒用上愛馬仕的自家機芯,我只能說自家機芯雖然"可能"技術規格上更亮眼,計時更可靠、更久的動力儲存等等,可一旦用上了價錢或許就得翻倍,值不值得多花這個錢我想是見仁見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錶以親膚的鈦金屬 + 藍寶石水晶鏡面打造,比起不鏽鋼錶款不但輕巧而且更強韌抗刮,更不用說那超有質感的槍灰色了...
上手以後只感覺無比輕盈,跟我平常配戴的浪鬼相比,鈦合金錶真的給了我很大重量感的反差,但卻也不會過輕而喪失了手錶在腕上該有的份量感。
至於皮質錶帶的觸感之柔軟,我只能說如果連愛馬仕的皮質都沒辦法滿足你,這世界上可能很難再找到下一個符合你標準的競品。




🕒數量🕒
手錶對於愛馬仕來說當然不是本業,生產出的錶款雖然都不會打著限量的招牌,但除了前面提到的大眾款H型女錶,其它款式往往一間店多則就是一兩支現貨少則就是搖搖頭跟你說現貨在世界上的某一個角落,下次什麼時候到貨可能擲杯筊問會比較清楚,稀有度堪比柏金凱莉包,這款錶官網上也早已掛上了售罄的通知。所以有看到就是緣份,而這支Hermès Arceau Chrono Titane等的也是有緣人。

技術規格:
⌚錶徑:41mm
⌚材質:2級鈦金屬錶殼 / 電鍍錶盤 / 藍寶石水晶低反射玻璃 / 愛馬仕Barenia皮質錶帶
⌚動力儲存:42小時
⌚防水:30米(但帶去游泳肯定GG

各位看倌勞看太多了嗎?那今晚來賞賞愛馬仕吧,希望大家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