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當地生活後更深刻了解,二戰重創德國、兩德分裂對當時的經濟造成極大的影響。我知道不少藏家錶友會尊崇朗格為夢想錶款,事實上,一度於二次大戰後消失的朗格,許多手稿及設計圖至今都存放在格拉蘇蒂的GO博物館,當初復興建廠時許多工程師與製錶師也是老GO培育出來的。因此GO其實是一直繼承了從1845年以來的德國製錶傳統,兩次大戰期間也刻苦的堅持營運,到現在將近200年,不斷地培育出一代代的製錶人才。德系工藝美學的正統傳承,不得不令人佩服GO的用心良苦。
德國堅毅的民族性是大眾所熟知的,再加上知道GO是如何一步步挺過戰爭、又在戰後浴火重生的堅持原創,不間斷地傳承、持續設計更貼近日常錶款,而且是精鋼、貴金屬材質款各有選擇,我就更想要入手一支蘊含德式美感的GO腕錶。

德國人的務實風格,光是從錶盒裡融入了一個攜行錶盒,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德系品牌的不簡單。

GO的面盤是少數錶廠中自家生產的,仔細看可以觀察到這一只Senator的白色面盤是銀白色帶霜狀顆粒,業務介紹說這是一種磨砂鍍銀的傳統面盤手工製法,跟鋼質的面盤電鍍後的平整質感很不一樣,百看不膩。整體看似簡單的錶盤分布,其中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細節。從最外圈往內觀賞,火車軌道一般的分鐘刻度,搭配紅色數字時標,還有大而清晰的大日期窗,再加上相對呼應的月相,都是德系製錶愛好者都無法抗拒的重要設計元素,整個錶面的和諧性,肯定是最經典的德國文錶風格。

本來是打算買鋼殼的,但是在寶鴻堂試戴時愈看愈喜歡紅金的款式,隨著年齡漸長,真的會喜歡有點金金的~金色錶圈輕盈又散發著溫潤的色澤,配上百搭的銀白色錶盤,有種恰到好處的成熟男人味。

經典德國錶特色一樣不少:3/4夾板、螺絲擺輪、鵝頸式微調,自動盤上面還有畫龍點睛的GO字樣,每一處細節都值得用放大鏡細細鑑賞他令人屏息的美。
除了自家生產的面盤外,GO一只手錶更有高達95%零部件都為自家生產製造。這顆經典的36機芯,是議員系列100機芯的進化版:新款36機芯不僅機芯更貼合錶殼,抗震能力更佳;機芯更換成抗磁的矽游絲,耐用度Level Up。Senator卓越議員系列錶款也曾拿下金擺輪獎,由德國錶友票選各價位最喜愛的錶款,可見經典36機芯的議員系列在德國錶友中的喜愛!
除了硬件升級外,GO原廠對機芯的測試把關更為嚴苛,每一枚36機芯都要經過24天的自家的全方位卓越性測試,包含走時誤差範圍每天-2和+6秒,模擬六個不同位置的精準度、溫度、防水性等,比德國天文台認證測試更全面也更嚴格。另外,每一只手錶都有特別提供機芯出廠前的15天檢測數據,真是不愧為德國人最令人佩服的嚴謹作風。

在室內用手機拍了好幾張照片都失敗,後來到了陽光下才終於成功:就是想要讓大家看看那美美的藍鋼指針,那蜿蜒線條的分針、尾端加上GO字樣的秒針,更與月相盤的藍色星空相互呼應,肯定要親眼欣賞來感受那工藝之美。

跟同事一起去跟客戶開會,穿上西裝的工程師,再搭配GO議員系列的這支德式文錶,40毫米的紅金錶款,低調卻大方優雅,熟男才能懂的一種輕奢美。

錶耳角度也設計得很貼合手腕,佩戴起來相當穩定不晃動。而且這顆機芯還有長達100小時的動力儲存,即使我週末沒戴著他上鍊,週一早上也不需要手動上鍊。

相較於著重在高複雜功能,且只有貴金屬選項的朗格,GO的議員錶款比較貼近一般民眾的日常需求,而在設計細節上依然秉持著許多德式風格的必要元素,是我在工程師路途上的常戴時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