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其實原本並沒有想要寫這一篇的,這三個月來卡在另一顆錶的資料蒐集上,也就沒有心思在其它的錶上多作文章;但妙就妙在前陣子看到現存第二古老的腕錶品牌Favre-Leuba域峰在官網宣佈將在今年8/29日內瓦錶展發表新款,這是域峰相隔多年後再度推出新作,身為域峰的錶迷馬上就想到了手邊這個未完成的翻修計畫。

Favre-Leuba是最容易、也是最難收藏的老錶品牌,容易的是二手市場隨時都可以看到一堆Favre-Leuba (尤其是Sea King),而且相當便宜;難的是90%以上的老域峰錶況都爛到爆或是被"特調"到面目全非

三年前曾分享了一篇修復Favre-Leuba Sea King (海王)過程的文章,裡面就有提到因為歷史淵源的關係,域峰錶是"孟買特調"的重災區,而我開始關注這個品牌之後就發現要找一顆沒被特調而且錶況良好的域峰真是比登天還難。後來陸續又買了幾顆便宜的Sea King報廢錶來研究,也研讀了一些史料,鎖定了域峰1950年代最早搭配首款自製機芯FL-101的"海洋系列"三款手上鍊錶為收藏目標:

雖然域峰是最古老的腕錶品牌之一,但從1737年創立Favre以來(1815結盟為Favre-Leuba)直到1955才推出第一款全自製(in-house)機芯,也就是本文的主角FL-101:

(圖片摘自域峰官網)
這款機芯的佈局大體上和其它瑞士大廠差不多(後來的FL-251就是徹頭徹尾的自創),但一些細節仍有自己的想法,其中超大的擺輪和超過50小時的發條動力在當年是很突出的。
而1956年推出首批搭載FL-101機芯的"Sea Chief (海洋總裁-海總)“、"Sea King (海洋帝王-海王)“和"Sea Raider (海洋掠賊-海賊)“就成為我的收藏目標:

從上面的廣告稿可以看出Sea King是設定為小錶徑(30mm)、Sea Chief是中等錶徑(32.5mm)、Sea Raider是大錶徑(34mm),當然這是50、60年代的標準,現在看來這全都是超小徑。這三個系列中Sea King海王在二手市場多如過江之鯽,是印度50、60年代的國民錶;而Sea Chief和Sea Raider則相對少見,尤其是Sea Raider海賊我仍尋覓無著,是我未來的收藏目標之一。有趣的是Sea Chief的生產週期是三款裡面最長(一直到70年代石英風暴後才停產)、而且尺寸形式最多樣的,除了原型的32.5mm外還有34mm、34.5mm (twisted lugs)、36mm、37mm (straight lugs)和最晚期出現的38mm等等,不過晚期的有時會搭載FL-253,甚至最末期的會用AS的通用機芯。
2022年我入手了這顆原型Sea Chief,所謂原型是指錶殼造形(#41093-主要特徵是錶耳上緣切角的細刻凹槽)及錶徑和第一代的Sea Chief相同,但第一代的Sea Chief只有出包金殼(#41092-尾數2即包金款)而且搭載的是FL-101機芯,我找到的這顆是全不鏽鋼而且機芯是FL-111,加上面盤的廠徽是圓形的,可以得知是中後期的產品。但最大的問題是面盤被翻寫過(又是孟買特調


這顆Sea Chief的面盤原漆應該是這樣的(這顆的面盤實在太完美了


(圖片來源: https://assets.catawiki.com/)
為了想把這顆Sea Chief還原到最初的樣式,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注意各大拍賣網,希望能買到狀況良好的同款面盤,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真的在2023年初給我遇到了:

把原本翻寫過面盤的機芯拆出來比較一下:

原型32.5mm錶徑的Sea Chief錶殼只能安裝26.5mm直徑的Sea Chief面盤(Sea King的面盤則清一色是25mm),還好我原本買的這款面盤樣式不算太罕見,但要遇到原漆原字狀況好又不貴的話難度就很高了。我找來的這顆雖然不像上面參考圖的那麼好,但表面的氧化均勻自然有另外一種美感!
翻寫的面盤,可以清楚看出硬塗上的白漆和粗糙的移印字體:

原漆原字的面盤,光是字體的移印品質就可清楚看出差距:

但這顆香檳色面盤的Sea Chief並不是本篇的主角...,而是在買這顆原漆面盤機芯時賣家是同時與另外幾顆殺肉機芯合售的,其中出現了這顆,也是本篇真正的主角:

沒想到前言就寫了這麼長


[尋找真身]
這顆不在目標中的Sea Chief FL-101殺肉機芯隨著香檳色Sea Chief和另外幾顆Sea King殺肉機芯一起漂洋過海來到了淡水,第一眼看到它就被徹底征服了! 主角出場:

這顆"黑面金標"不但原漆原字,而且是早期的方形廠徽,漆面的狀況在殺肉機芯裡算是相當好的(這位賣家賣的這幾顆殺肉機芯面盤都不差),這顆的黑漆金字和時標刻花鍍金能保留完好尤其難得!
心中下定決心一定也要給這顆"美顏無身"的Sea Chief恢復他該有的樣子,但這款面盤甚是罕見,完全無法在網路上找到同款(或類似款)的Sea Chief,只能確定這面盤的尺寸(28mm)是屬於34.5mm初期款的Sea Chief(約產於50年代末60年代初),也是Sea Chief系列裡最少見的一個尺寸

下圖是我找到最接近的一款了,這是同款帶日期的版本(域峰1957年堆出第一款帶日期的FL-102機芯),可以看到這只的面盤被嚴重翻寫過,時標上的刻花和鍍金全都被磨光(不過還是可以隱約看出是相同的刻花,尤其這款的2, 4, 8, 10點位時標刻花和其它的不同),指針和廠徽的鍍金也全沒了,而且秒針還被亂上色


(圖片來源: https://picclick.co.uk/)
這款34.5mm的Sea Chief只有這一種型式的錶殼,特徵是扭花式錶耳(Twisted Lugs),面盤規格是絕無僅有的28mm,當年產量不多又常被胡亂打磨,要找到同款的錶殼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又花了一整年尋尋覓覓,幾乎每天早上一開手機就上eBay(當然也不只是為了這片面盤啦


這顆Sea Chief完全是報廢錶,面盤完全損毀但錶殼狀況不差,機芯也完整,殺了價最後加上運費折合台幣約400元成交:

這款面盤更稀有,我在網上完全找不到同款的,原漆原字但幾乎沒有修復的可能了


背蓋是重點! 這顆的背蓋雖然狀況極差,表面的鑴刻已很模糊,還被前任主人(或是賣家)硬是敲凹一角暴力開蓋


我懷疑這錶是從墳裡挖出來的


龍芯還在,這點很重要:

很薄的錶身:

重要特徵"扭花錶耳",看得出來先前完全沒有拋光過,角度都還在! 這很難得:


如此一來這顆黑面金標Sea Chief就有了"真身"! 大步邁向復活之路了!

[機芯拆解]
這顆Sea Chief的另一個收藏重點就是搭載的FL-101機芯,這代表了這個古老品牌邁入近代的企圖心和嶄新的起點:

很好奇保持這麼美的錶盤當初是怎麼丟失正身的:

買來(頂)替(真)身的Sea Chief是搭載金色版FL-101,這讓我陷入了"忒修斯之船"的迷思中...,到底面盤、錶殼和機芯哪一個更能被認為是"形式因(form)"? 如果這款面盤佔有最大的形式因,那機芯理當要用面盤原本搭配的普通版(銀色版)FL-101,而這也是我的最終決定。
這顆替身錶殼內也遍布泥砂和鐵鏽,但機芯狀況看來還好:

龍芯有鏽蝕,但這是一定要保留下來的重要零件:

替身版機芯(下左)最後會整個換成黑面金標機芯(下右),龍芯會視哪一根狀況較好來選用:

背蓋刻有歷次保養維修的記錄,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據(面盤的方形廠徽不會出現在後期的Sea Chief上),但泥砂髒污太多了要洗淨後才能讀出來:

背蓋的鑴刻本來就很淺,加上長年的磨損已很模糊,最後只會輕微粗拋去污不會做任何打磨:

正式開拆,老樣子先取下指針:

這兩根指針還殘留了少許夜光,雖然面盤上沒有標示"Ra",但當年用鐳夜光的機率極高,要小心處置:

取下固機圈,兩顆固機圈螺絲都遺失了,會從替身機芯上取用:

這顆銀色版FL-101狀況真的很好,尤其是正面:

面盤原本的消光面漆在中心和外圍略有脫落,但不妨礙整體的質感,也更符合老錶該有的特色:

面盤背面的固定針腳非常完美,從時標孔判斷時標是焊上的:

先取下容易掉落的時輪和時輪墊簧:



翻面裝上維修座,這款機芯雖然設計沒有特殊之處,但作工非常細膩:

釋放發條動力:

拆下擺輪總成:

這是老式的固定游絲樁設計,調整偏擺相當麻煩,後繼的FL-111就改為活動式了:

游絲狀況很好:


拆下擒縱叉和其橋板:


叉瓦很完整,蟲膠也上得很平均:


拆下大、小捲車:

大小捲車的太陽紋拉絲做得很漂亮,不過表面氧化有點嚴重:

拆發條止逆片:

這止逆片彈簧是特別沖出來的,不像一般直接用一根簧絲彎出來:


這部分的零件鏽得比較嚴重,尤其是原本有鏡面拋光的止逆片表面全都糊掉了:

拆下發條盒橋板:

剛才忘記取下小捲車的中心圈,現一併取下:

拆下主橋板:

FL-101的擒縱輪軸芯也有上下避震的設計,這算是高規格機芯的特徵之一:

取下二輪(中心輪)外的所有齒輪和發條盒:

擒縱輪(左上、即五輪)、秒輪(中上、即四輪)、三輪(右上)和發條盒(下):


拆下中心輪橋板,中心輪等另一面分針管拔出後再順勢取下:


翻面續拆:

取下撥針輪蓋板:


取下撥針輪和跨輪:


取下離合機構壓簧:



取下離合桿及其彈簧:


從另外一側卸下龍芯固定片螺絲:

取下龍芯固定片(即押鳥):

龍芯固定片和固定片螺絲:

取下龍芯、立輪和冠輪:

看來是這根龍芯的狀況好些,但末端似有折損,長度不知夠不夠:

拔出分針管,二輪自然會從另一側落下:

二輪(中心輪/分輪)和分針管:

主底板正面(撥針面):

主底板背面(走時傳動面):

拆發條盒:

這發條的先端被前一位錶師硬凹過


除了先端要想辦法復原之外發條本身狀況不錯,打算延用:

因為快慢針有被髒污卡死,要拆解擺輪總成做徹底清潔:

快慢針下有像泥水的污垢:

花了點工夫用柳技沾水刮除:

拆擒縱輪軸避震寶石:

主橋板和主底板上各有一片,都拆下清洗(忘了拍拆主底板上的那片):

全部零件備齊,準備清洗和組裝了!

[零件清洗和組裝]
清洗前先手工清理所有軸孔(未拍照),接著老樣子小零件放進洗錶籠,擺輪暨游絲總成要單獨一籠避免碰傷游絲。清洗過程就不贅述了,全部零件裝瓶進超音波機清洗: 去漬油洗第一道、回收異烷烴洗第二道、新鮮異烷烴洗第三道,每道都是七分鐘。

清洗完先把擺輪總成組回:



把擺輪總成裝回主底板以便給避震座上油及測試:

FL-101的避震寶石蓋是有刻圈的,在圈心點上少許Moebius 9010油:

翻面蓋回:

裝回擺輪橋板避震座,又忍不住要讚Incabloc真好用



另一側照做,重點是油量要盡可能一致:


吹球測試:
再來也給擒縱輪避震寶石上9010油,這部分操作上比較難,我習慣把寶石用除塵泥黏住上油,然後再夾住除塵泥翻面裝回:

掀開



小心放回寶石:

小心扣回簧片:

另一側照做,拍照時油上得有點太多了,後來有重新上過:



接著先把發條先端的圓弧修整一下,確保發條軸芯能扣緊:

一樣是用影印紙塗上Moebius 8300脂給發條上油:


發條上好油之後很容沾塵,要立刻捲回發條盒內:

塞回發條軸芯:

蓋回發條盒:

正式開始組裝,所有寶石軸眼和叉瓦上Moebius 9010油、金屬軸眼上Moebius 8141油、高磨擦面上Moebius 8300脂:

依序放回二輪(中心輪)、擒縱輪(五輪)和發條盒(即一輪):

鎖回中心輪橋板:

放回三輪和秒輪(四輪):

鎖回主橋板,這片主橋板也很好裝!


這時千萬別忘了放回"小惡魔"(龍芯固定螺絲):

鎖回發條盒橋板:

裝回止逆片彈簧:

鎖回止逆片,雖有努力去除表面的鏽斑但已無法恢復原本的光亮


鎖回小捲車,這是逆牙螺絲:

鎖回大捲車:

裝回擒縱叉和其橋板,這時便可給發條上鏈並撥動叉尾測試,輕撥叉尾可以很有精神地自動彈向另一則就代表傳動系統組裝無誤:

裝回擺輪總成:


這顆FL-101正式復活!
翻面續組:

先裝回分針管:

找了一顆5mm的通用不鏽鋼防水龍頭裝上:

裝回龍芯、立輪和冠輪:

裝回龍芯固定片(押鳥):

一樣要從另一側鎖上:

裝回離合桿和其彈簧,在各磨擦面點上少許8300脂:

裝回離合機構壓簧:

裝回跨輪和撥針輪:

裝回撥針輪蓋板:

放回時輪:

放回時輪墊簧:

面盤狀況很好,只要稍加清洗即可:

先去除所有殘餘的夜光塗料,因為怕是鐳夜光要做好防護(N95口罩和手套),用餐巾紙鋪墊接住所有落塵,再用一塊舊的除塵泥清過所有表面,最後把牙籤、除塵泥和清下的落塵全部包在餐巾紙裡丟棄:

最後用清水和棉花棒輕輕擦洗一道,棉花棒用完也立即丟棄:

清洗好的面盤:

重新上夜光,原本的夜光是在3, 6, 9, 12點位側面上較多的夜光形成半圓形,其它點位側面上成很窄的一線, 我上得不太成功,但手邊的夜光粉快用完了,等以後有機會再重新上過:


安針:

機芯完工:
接上yang4大的拾音器用tg量測,沒調整下數據雖然不好但看得出機芯穩定而且沒有雜音,三個撞擊波也很漂亮,等全部完工後再來細調。
面盤向上:

面盤向下:

[外觀整理及完修]
錶殼主要的問題是髒污,花了非常大的工夫刷洗才去掉所有的泥砂和鏽斑。我向來不喜歡把老錶弄得太光亮,只用棉輪和紅土把錶殼和背蓋輕度拋光,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掉洗不乾淨的氧化層,拋光時用低速和最小的棉輪小心按照原本的弧度和角度輕拋,這些角度一旦跑掉就等於毀了這顆錶殼:

背蓋輕拋後鑴刻變得清晰,可以清楚看出所有的文字和編號:

背蓋內側的維修刻記也都清楚呈現出來,照片上看不太清楚,但右下方是最早的維修時間: 1960年5月20日,這完全符合這款Sea Chief生產的時間,推測這錶殼就是1956~1959間出廠的:

測量後這錶殼是要配上30.3mm的壓克力風防,剛好手邊還有多年前從對岸買的新品:

最終組裝! 龍芯因為不夠長加了一段延長桿,這時還有點過長要修短一些:

修好龍芯,組裝完工:


走了一個晚上後來校速,主要麻煩的是校正偏擺,因為要把擺輪拆下轉動游絲中央的圈榫才能調整,拆拆裝裝風險很高,我只調到大約在0.5ms左右就收手了(理想要接近0ms)。
面盤向上:

面盤向下時擺幅比較低:

早年的Sea Chief全都是配皮帶,但最近天氣實在炎熱根本無法戴皮帶錶,這時想到前兩年有從對岸買了一條專門搭配Twisted Lug的白牌18mm鋼鍊,馬上翻出來試裝看看:

重點就是在那個特別為Twisted Lugs做的耳蓋,雖然弧度有點落差但稍微調整後就很接近了!
第一次戴上手:

搭配鋼鍊的感覺似乎變得比較現代,但指針和時標保留了古典的風格,戴起來也相對低調:




錶身加上凸面風防厚度為10.5mm,帶有弧狀的造形非常合腕,戴起來很舒適:


仔細看看這枚廠徽的立體切面和造形細節,當今還有多少廠家願意在這不到1mm的方圓之內下這麼多工夫呢?

上週又在Favre-Leuba的官方IG看到即將推出最新一代自製計時機芯FLC02的預告,不論是自動上鏈和導柱輪設計都看得出這次域峰的回歸是"玩真的",新推出的Deep Blue Rivival復刻潛水錶應該是近年眾廠家推出復刻款中最忠於原作的,真心期待這個老品牌能再創高峰,洽如其名!

謝謝各位再次看完這篇長文,一時熱血有感而發,如有考證不確實的地方還請各位先進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