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osu wrote:
習慣用免費app的人,不會因為變成html5就願意付錢
願意付錢使用app的人,也不會因為有html5而改用web版網頁,因為app有訊息通知的機制,web版沒有
+1
以另一個角度看
你的文章最大的一個問題是 -- 完全沒有搞清楚 "實質消費者" 的心理。
單純談技術及省錢並不能成為市場,在真實的商業行為中並不像你那樣去考慮的。
像以系統整合業中,Java 跟 MS 的兩個系統
別認為 Java 免費而MS 軟體卻要收費,而以為採用 Java 解決方案的公司是為了省錢。
相反地,大多數商業機構採用Java 解決方案表示他們願花更多錢...而實際上也是花了更多的錢。
這完全顛覆了邏輯,有點令人費解是嗎?
-----------------
Apple 的大部份消費者並不 JB
JB 就可以免費使用很多軟體是吧?
他們的考量就是方便、好用及信賴,
一定程度內的花費,他們是可以接受的。
Apple 的利基點就在這裡。
內容生產廠商的考量,則有分:
足以建立通路的廠商及不想(沒能力)建立有效通路的。
不自建通路的廠商當然就走現成的、最可靠的通路,付出通路上的費用(分收益予通路)。
足以建立通路的,得想想是否建立有效通路的成本(這裡還包含通路同業的競爭成本)跟使用現有通路,
那一個比較划算?
你的盲點也在此,
就算你懂得技術、加加減減算個老半天
得出的結果只具有驚聳、另類的效果
實際上的運作並不如你所得出的結論。
那這篇文章好像推理小說一樣,難以當成趨勢的預測?
這是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當初 iPad 號稱電力可以撐 10小時,要是玩 Flash,恐怕 2小時就沒電了
常玩 FB 小遊戲的人都曉得,開個小遊戲 CPU 吃超高,有些太舊的電腦還跑不動....
本來 App 就太浮濫了,都是趕潮流而已
像個人 blog 也出 app,無名正妹也有 app,還有奇摩知識+什麼的
那些根本瀏覽器上網看就有的東西,出 app 不知道意義何在...
就是一個噱頭而已,剛開始或許新鮮,久了也膩了,徒增麻煩
說有 5萬多個 app,假如扣掉那些浮濫的 app,到底還剩下多少?
瀏覽器上網就能看的東西,還特地去裝個 APP?
就算那個 APP 是免費的,但是裝軟體難道不嫌麻煩
軟體還是少裝點,系統比較乾淨
平板其實就是小型電腦
app 說穿就是軟體
要是 PC 電腦,也像這樣軟體浮濫,請問做何感想?
比如要看 M01,需要先裝一個 M01 軟體...
我哩,開瀏覽器看不就好了,不然瀏覽器是擺好看的哦
當然現在網路上也很多 web 線上遊戲
但畫質和順暢度,無法和要安裝的線上遊戲相比,這是一定的
無論 java 或是 webGL(HTML5)
那都是虛擬機器 VM 技術,無法跑出原生比如 C++ 寫的程式那種速度
跨平台的軟體技術,是方便,寫一次可以在各種平台跑
不過遊戲類的就不適合,因為遊戲類的軟體需要高執行速度
所以大型遊戲還是必須出 APP 的
網上那種的,只能算小遊戲
電腦怎麼用,平板就怎麼用
一大堆名詞,感覺都是蘋果fans自己搞出來的,無中生有的東西,沒有實際意義...
HTML5 並不是要規避 APPLE 收費機制
apple 沒有那麼偉大
本來 HTML5+CSS3 就是新一代的 HTML 網頁技術
它有一些特性、語法
會比舊的 HTML4 更容易撰寫網頁,使網頁更美觀
印象裡蘋果並沒有禁止你透過其他方式繞道取得appstore上的程式。
舉例:
1. 經濟學人有hardcopy的用戶,可免費自app下載,apple賺不到。
2. 如果你另外的帳流金流機制取得點數也好,或是取得另外的帳號密碼也好,在另外的地方付錢,你還是可以到app下載到免費的軟體或是資訊。
蘋果幫忙處理的是帳流跟金流問題,如果開發商有自家的帳跟金流的處理方式,蘋果也不會介入,也無從介入。
1. 30%的charge是針對沒有能力處理帳跟金流問題的開發商。
2. AppStore的平台優勢是,相當於大家都用vsa卡一樣,消費者不需要針對不同的商家店家,申請另外的帳號資訊,造成消費者的障礙。
最後,對於30%的收費,對蘋果而言,僅佔個位數的營收,5%的charge,幫忙cover 銀行轉帳、信用卡手續費要玩蘋果也是玩的起的...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Angelosu wrote:
習慣用免費app的人跟不想付費買app的人,不會因為變成html5就願意付錢
當以後FACEBOOK改版成HTML5,貼圖,打卡等進階功能要收費時,管你是IOS還是android,都不再有APP這樣的東西(舊的也不更新),即使有謎版的APP, 還是不能用, 通通雲端話就是要用的人非得要繳費,把你徹底的綁架
lovelpc wrote:
跨平台應用很讚,Html5能順利茁壯的話,對消費者絕對是好事
可是app也有它應該扮演的角色
但如同雲端時代一樣,還是有許多東西並不能成為雲端的一部分
它必須被"下載"到手持裝置中運作才會順暢
這倒是很中肯,如導航
其實,跨平台是一體的兩韌,好處是只要一個平台都可以給不同廠牌型號使用,只要裝置有支援
但另一方面,這東西可以繞過很多既有的"機制", 管理者後面負擔也會加重
所以這是個挑戰, 對於平台擁有者
蘋果當然會面臨APP流失和營收挑戰,但全面潰敗我覺得不至於;跳脫既有框架去創造新的產品, 我覺得會是他唯一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