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sin wrote:基本上對一般使用者來...(恕刪) 若是長期關注的蘋果的人,不管是手機使用者或者是筆電使用者,一定會發現幾個蘋果的特性。第一他們硬體的佈局很遠,為了未來的需求,有時候甚至會犧牲目前得主流配備。而提早加入的硬體規格,往往在發佈當下被認為是多餘無感的,但大多在未來的兩三年後,還能繼續使用或是支援,才被證明有遠見。當然不是每次都是成功地,有時候也有失敗的例子。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為了面子或是真實需要,這規格在未來的三年內會被持續支援,這是可以肯定的。比如當年莫名其妙就全面捨棄磁碟機,全面內建USB。又比如幾年前大膽捨棄光碟機。在比如早前大量使用快閃記憶體。都是顯著的例子。也不是美化蘋果,最知名失敗的案例當然就是 火線 了。第二蘋果是個有嚴重雙重人格的公司。平常是極端保守,不對外授權系統,也不隨意更換供應商,過度注重消費者使用經驗,所以很少改界面。一款產品的外觀一旦設計好,就幾年都不大改。兩年的改款通常也是小改,不過度更改設計元素。但一旦要大改,就翻天覆地的大改,幾乎是砍掉重練。典型的例子就是 mac os 變成 osx。最讓人震驚的例子就是從 powerpc 變成 intel cpu這些都是砍掉重練的案例。 這次 ios 變革算什麼? 跟上面那兩個比起來,改的不算多咧。第三只要他們一旦有動作,大改了某項設計或是規格,那就一定有某種非常長的計劃在裡面。上面的例子就是 突然改了系統核心,過幾年,居然這核心可以相容英特爾的設計,於是自然而然捨棄了powerpc,變成了英特爾的x86。又過幾年,居然連 bootcamp 都出來了。ipod 不也是這樣?一步步,步步為營,先前的閒手都成了伏筆。這種案例很多,不勝枚舉。
shisin wrote:基本上對一般使用者來...(恕刪) 一直討論64位元有沒有意義還真的是很沒有意義。那就降回去32位元如何?推出新一代的產品當然就給他升級,不是很正常的邏輯嗎?升級的有沒有意義?也不能全盤否認沒有意義呀!又不是全有全無律。即便意義不大,那又如何?價錢有比當初i5貴多少嗎?受益的還是願意買單的消費者阿。覺得有未來性的就買,沒有必要的就不要換,這麼簡單的道理,何必鑽牛角尖呢?
加菲爾 wrote:若是長期關注的蘋果的...(恕刪) 這種東西對使用者本來就無感試想全部都32位元軟體 塞進心64位元處理器的新機 還是只能跑32位元而且64位元模擬跑32位元 可能效能更差 要用更強的CPU補足效能喪失的部份還可能比原先32位元跑32位元還要更耗電不過當軟體進入64位元配合64位元系統與硬體 那就開始改觀了這是需要一點時間讓軟體從32進入64位元 這時間前使用者根本不會有任何感覺(其實之後大概也無感 沒有個前後對比的差距顯示 多數都不會有感覺)在另外一篇文章 我有指出這64位元CPU的好處 有可能加惠於安卓與其他ARM應用蘋果搶在前面測試64位元CPU 帶領開發者採用64位元模式開發軟體等到蘋果完成測試 開發者熟悉64位元開發對安卓而言 除了拿不到先使用64位元CPU的領先地位外 不用做太多測試直接就進入成熟期使用只是軟體開發可能還是像現今 先從iOS開發再轉移安卓
skiiks wrote:試想全部都32位元軟體 塞進心64位元處理器的新機 還是只能跑32位元而且64位元模擬跑32位元 可能效能更差 要用更強的CPU補足效能喪失的部份還可能比原先32位元跑32位元還要更耗電...(恕刪) Apple app Store 一聲令下,XX日開始沒有重compile 成64bit 就下架...Apple 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完全沒這問題
有沒有用??未來很有用但目前??如果在商品持有時間無法派上用場能再強調它功能如何強大.未來可用性多大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消費者的使用是現在式.進行式如果這個功能卻是未來式...就消費者而言就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有了但用不到棄之可惜------------沒有又覺得少了這個未來有用的功能.像虧了一樣其實...對消費者而言有沒有用都沒差反正消費者要的是..不管我用不用的到..最好我一次能全包所有功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