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禁衛軍-蘋果i系列最大的危機已經浮現了!淺談Html5效應

有些人認為30%很多
可是我覺得今天要不是Apple建立了這樣的一個買賣App的平台
一堆App開發者搞不好連剩下的70%都賺不到
當別人向我伸出手時, 我總是低著頭猶豫該不該從口袋伸出手來, 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輕握對方的手時, 才發現對方早已轉過身去, 於是只能用無意義的笑容來掩飾
跟"越獄"比起來這算不上最大的危機吧
這個問題很簡單嘛~

簡單舉例一個很多人在用的facebook

開個首頁,

一個只要跟server fetch文字資料的部份
另一個要文字、圖片、CSS

在網路速度有限制的狀況下,哪個開啟來的頁面快?
假設OS新增了好用的 Notification 機制,誰能使用的到?

在怎麼說,HTML5應用程式基本上就是要綁在你的 Safari 上 (雖然說現在也開放了其他瀏覽器)
你覺得 Safari 會針對你常用的APP做多少優化?

很多人提到跨平台,但是就算是在PC上的網頁
一樣都得去針對各個市面上常用的瀏覽器做驗證甚至最佳化

手持裝置目前就針對 Android 以及 iOS 兩大平台
跨平台的優勢真的不大....
作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蘋果從好久以前就在推html5了,你覺得他會去推一個對自己不利的東西嗎?
html5是要讓大家能夠簡化網頁的製作過程,用簡單的東西做出很棒的特效。
相對許多的應用服務能夠透過這種方式因應而生。
跨平台,而且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網頁固然很棒,但他們沒辦法依照使用者的硬體去自己做調整。
這是缺點,更別提對每個瀏覽器的排版都要仔細調校...還有其語法支援問題。
所以APP還是會有存在的必要。
有些需要硬體感應器才能做到的服務還是下載之後安裝比較好,速度也較快。
相信我,把感應器數據透過網路進行處理後再回傳結果給你,等待時間應該會發生悲劇。
只能說,你要的服務會有它適合的形式,開發者會自己去找出路。
以上,小弟沒有iPhone,但我不認為html5會威脅到誰。










噢,頂多奧多比吧?
aks wrote:
不過話說回來,什麼東西的利潤可以達到3成啊?


我曾經在一家同時有研發製造、品牌的公司待過,一個產品在製造、品牌、通路的利潤分配是常有接觸的。以那時的經驗,其實幾乎所有電子產品的通路利潤,都是設定在3成的(有時候甚至是5成,好讓通路有折扣彈性)。在App Store上架,就是把通路利潤給Apple而已。剛好App Store就是一個通路,不是嗎?

會叫的,要不是想把通路利潤自己賺下來,就是想拿通路利潤去殺價。給Apple拿去了,就少了這個武器了。
你的角度是從內容提供者的角度,但是消費者要的只是一個入口可以方便取得所有需要的軟體,這個入口就是app store,如果我在app store隨便敲幾個字就可以找到我要的軟體為什麼我需要去網址列打一大串難記的網址來看我要的東西?(舉個例子來說app store就像是百貨公司出租櫃位給業者販售物品,今天因為你不想讓百貨公司賺,你就自己開一家店,結果到處都是商店,我是要跑幾家店才能買到我要的東西?頂好的廣告標語:跑三家不如跑一家)

另一個問題就是html5是架構在瀏覽器上,光是速度上就跟桌上應用程式所使用的c語言效能差了不知道多少倍,看看flash就知道了,從一開始只是多媒體用途的技術搞到最後變成一個平台,看看flash遊戲跑起來的笑能,連硬體強數倍的pc或mac都不一定可以可以很順暢執行了何況是使用arm架構的idevice?
您的分析可能抓錯重點了,
光從金錢的角度來分析,才會誤認為危機浮現。

當初不讓Flash放入攜帶式裝置的用意其實與App的銷售平台完全無關,
若真是為了App Store的關係的話,就應該連Mac電腦都不能使用Flash吧。

更何況Apple持有Adobe 20%的股份,Adobe在繪圖軟體方面一直是Apple很重要的合作夥伴。
當初賈伯斯就已經講白了,Flash能做到的網頁互動效果,HTML5也一樣能做到。

網路銷售平台本來就不一定全要靠App Store,軟體銷售與使用Flash與否,兩者根本沒有關聯。
會割捨Flash的使用,主要是因為考量攜帶裝置的電量、性能與穩定需求。

1. Flash不是開放式的架構,任何Flash產生的動畫或遊戲軟體,
  都是要花錢買Adobe的設計工具來編譯才能開發。
  若要讓Flash跨平台使用,則需要在每個平台上重新開發並執行專用的Flash Player外掛程式,
  對系統開發者來說,既耗時又耗成本,且經測試的結果發現其外掛穩定度不佳,導致行動設備停擺。
  HTML5則完全開放式架構,任何懂得HTML5語法的人都能輕易開發出跨平台的互動網頁程式與服務。

2. Flash採用自己的軟體獨立運作,使用Flash外掛軟體解碼,電力使用未達2小時即耗盡電力。
  若H.264編碼影片透過iOS行動裝置硬體解碼播放影片,電力可持續達10小時。
  在HTML5的世界中,只要輕鬆的放置<video>標籤就可輕鬆產生影片動畫控制選單與預覽圖。
  若使用Flash,你得付費使用Flash的編譯器,在關鍵影格與控制物件之間填入各種參數,
  還得耗時重新編碼出flv格式的檔案,對網頁開發者來說是個累贅。

3. Flash無法支援多點觸控裝置的操作方式,
  因為攜帶式裝置不像桌上型電腦,擁有一個單一的游標,可供程式觸發事件。
  多指觸控的方式和Flash基礎滑鼠動作的設計相背離,
  像是mouseover這類的觸發動作,在觸控裝置上完全無法進行。
  滑鼠移到Flsah動畫中的某個位置所觸發的動畫則會完全看不到,
  更別提玩遊戲所需要用到的右鍵或滾輪功能。
  在HTML5的環境下,只要改變語法就可以設法讓使用者能透過觸控與網頁進行互動,
  但在Flash的框架下,你只能遙遙無期的痴痴等待Adobe公司重新設計其外掛程式。

當初iOS捨棄Flash的原因,純粹是因為Flash剛好無法適用在電力有限的多點觸控手持裝置,
且Adobe也完全不打算為了iOS做任何改變。跟它是否會取代App Store無關。

當初本來就預料HTML5可以取代Flash,何來危機可言?
HTML5本來就是個網頁跨平台且開放的程式語言,能自成一格也沒啥好驚訝的。

我覺得當初應該有考慮納入Flash所以才會測試出耗電與當機等缺陷,
會造成今日的結果,可能是Adobe方面無動於衷,Apple只是迫於無奈捨棄不用,
轉而將寄託放在尚未普及的HTML5。
aks wrote:
蘋果在iPhone時...(恕刪)


講到 ID ....
為啥用 Android 一定要去註冊
沒上網手機畫面還會出現討人厭的驚嘆號

老實說...
Apple 鴨霸...
但 google 更 鴨霸...

隨時隨地將資料上傳至 google ...

離題了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aks wrote:
蘋果在iPhone時代一開始就執著"正義"的旗幟,強制脅迫iPhone用戶放棄使用Flash的界面,鼓勵Flash用戶下載APP取代使用網路的Flash遊戲
同時間也利用iPhone的市佔率優勢,迫使目前的"中大型"企業的網路行銷開發團隊使用Html5的規範製作網頁。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iPhone以及新成員iPad的影響力確實達到很大部份的影響力,目前成的確也功讓部份中大型的企業,每年都有一筆行銷預算的可以新增給設計給iPhone閱覽的Html5網頁。

連Adobe也推出可以輕鬆的將桌上型網頁,輕鬆轉換成手持型瀏覽器方便閱讀的Dreamweaver了,看來蘋果這個棋的確下的挺好的。
只不過,最近有幾個消息讓我驚覺,蘋果正面臨一個寧靜的革命。

一個Html5的革命。
一個挑戰APP的革命。


這個趨勢目前的網路、APP從業人員都有發現阿,HTML5是非推動不可的,你也說APPLE鼓勵其發展,那他一定會猜到HTML5取代NATIVE APP不是嗎XD?

不需要太過擔心,APP有其不可取代的市場,且HTML5也有其優勢,雖然兩者有些重疊,並非互相取代喔!!

我是不知道你在擔心的點是什麼拉XD反正大家做好準備也很久了,本來就是要改變囉
作者又出來為IT界定調了, 好吧, 看完了, 很好看噢~


aks wrote:
蘋果在iPhone時...(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