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 iPhone 之後,各式各樣眾多的 App 讓生活更為便利。
但是有時候可能還是會有一些新的點子,也許可行,也許不可行。
但是自己沒有撰寫軟體的能力跟時間,
所以把想法貢獻出來,說不定有人可以完成。

有一個點子是關於高雄的公共腳踏車。
上個星期去高雄玩,租了高雄的公共腳踏車:

http://www.c-bike.com.tw/

可以甲地租,乙地還,還滿方便的。
雖然說已經有很不錯的網站,可以查詢哪裡有租還的站。
但是當時想到,如果能有一個 App,
利用 iPhone 的定位功能,
可以查詢最近的點,這樣想租或還腳踏車就會非常方便。
猜想這樣的 App 大概沒辦法賣錢,
但是如果去跟高雄市政府提案,
或許他們會願意付出一定的金額來製作這樣的免費軟體,
畢竟一定有不錯的廣告效益。
說不定這會是台灣的政府單位第一個 iPhone 的 App 呢,一定有加分的效果。
文章關鍵字
另外還有一個想法是關於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導覽系統。

去美術館,有時候會在櫃台租借語音導覽的器具,
有些要錢,有些則是免費。

於是想到,如果有導覽的 App,不是很棒嗎?
只要在服務台有無線網路,就可以馬上下載,馬上使用。
就算付費(例如 0.99),應該還是有人願意購買吧?
比竟可以圖文並茂,不像傳統的語音導覽,只有聲音。
而且看完之後,軟體還在,回家之後,還可以回憶複習。

我猜,如果能夠跟一定規模的博物館合作(例如故宮博物院),
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商機。
building wrote:
另外還有一個想法是關...(恕刪)


室內語音導覽需要特殊的硬體配備,這點比較困難。

如果是室外為主的地方,例如動物園,可能就可以。
惡魔推銷員 wrote:
室內語音導覽需要特殊...(恕刪)

其它地方沒去過,
但是像故宮的語音導覽裝置,其實是一個類MP3的東東,輸入展品上的編號,就可以聽導覽。
iPhone之類的手持裝置,應該是很容易做到的。
smewmao wrote:
其它地方沒去過,但是...(恕刪)


喔喔
我還以為他們的語音導覽會用RFID還是啥搞自動的,原來是手動輸入@@"
展覽場裏會提供某些號碼,撥進去照著操作就可以聽到導覽的內容.
聽多久就收多少錢.
事實上

APP上關於 英 日 等辭典不少

但就是沒中文辭典

大家一定常遇到不知注音的字

若剛好手邊沒字典又拆字有困難時

這時用手寫輸入來查詢就顯得非常方便了

而且IPHONE應該也不少人還有讀書需求的吧

小弟剛好就是

雖然已經畢業數年

目前仍正在繼續向上攻讀

常覺得這是項有讀書需求人很好用軟體

事實上對於生活上查詢應該也是助益不小
使用 iPhone Safari 開啟 http://www.moma.org/wifi

就會看到 MoMA 提供的博物館導覽系統,在館內可使用免費無線網路連接,包含作品的語音介紹,還有中文的。

只要帶著自己的 iPhone,連 App 都不用裝,馬上就可以使用。國外的人還可以即時虛擬遊覽一下 MoMA,很方便。雖然有 App 很好,但如果真的想利用如 iPhone 這樣的隨身設備以及無線網路的方便性,任何博物館、美術館現在就能做,只是看有沒有這樣的想法而已。
惡魔推銷員 wrote:
室內語音導覽需要特殊...(恕刪)


硬體倒是還好...但是精確度有問題。
如果只用 WiFi 定位,在不進行訓練與校正的情況下,
大概可以訂出「你在哪個展覽室」的程度。
2.45GHz 訊號衰減和距離,不只是非線性,根本是非理性。
尤其是在在有很多反射面的室內,就算在同一點,訊號強度飄移的也是很厲害,
這個問題雖然可藉由大量佈建、指向天線、功率調整來解決,
給他非常用力的調整下去,五公尺左右的精確度是可以達成的。
但是要花的成本太高了。

RFID 的問題在於被動式的 RFID 觸發距離太短。而長距離觸發需要大型天線無法手持。
如果是主動式 RFID,碰到的問題其實和 WiFi 一樣。

另外,故宮那邊還有一個問題:建築結構本身。
故宮的建築結構在牆壁裡面都有防火鋼板、防火閘門之類的東西,電磁波根本透不過去。
只能在一個一個展覽室裡面個別架設。真的要做不是不行,但是成本相當高。

之前在國外看過一個很聰明的導覽系統作法:用放大的 QR 碼。
站在大概三到五公尺的距離,用相機拍攝解說牌旁邊的 QR 碼,就可以帶出導覽內容。
另外也看過用擴增實境來做導航的概念影片;或許這會是比較容易達成的方法。
用電磁波、超音波、紅外線之類的東西導覽,物理特性太難掌握了。
sinyo164 wrote:
APP上關於 英 日 等辭典不少

但就是沒中文辭典

你在說啥?少說也有10來個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