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是沒有每天在追消息
但似乎好像沒什麼大篇文章可以說明這次更換成這種怪規格…
發表會的圖片只有iphone5有照到

ipt5等都沒強調更換接頭的問題
有沒有可能只有iphone5使用此種接頭
文章關鍵字

小倫倫 wrote:
個人是沒有每天在追消...(恕刪)


注意看官網

以後都變那樣了
個人一路從iPod iPhone用到iPad
蘋果傳統的30pin接頭用五六年了
其實這種接頭有很大的問題

1.扁平形狀限制了產品造型,簡單說不管怎麼設計,務必要一長扁位置供接頭使用
2.接頭有正反面,雖然有防呆設計,但插之前還是要用眼睛確認一下,也是個麻煩
3.使用不夠直覺,插入角度還是要留意,才能避免外露的金屬刮傷心愛的iPhone

對於更換新式接頭,個人是舉雙手贊成!早就該換了!
仔細看新式接頭的外型,沒有外露尖銳金屬,不會刮傷任何表面
公頭前端的圓弧設計可以引導接頭插入角度,就算是黑暗中要插入也毫無問題
縮小的體積,可以騰出更多外型設計空間

想像一下如何使用這接頭....
線抓來,找到頭後,大略的朝機體插口方向插入,就搞定了
不用分正反面,不怕刮傷表面
多直覺!多簡單!

直覺簡易人人會用的裝置,不就是蘋果一直追求的目標嗎?
一個小小接頭,就能了解蘋果是如何用心在產品上的

這麼好的接頭,不用嗎?




sheep7101516 wrote:
個人一路從iPod ...(恕刪)


說得非常好,早該換了.....

bryan05 wrote:
說得非常好,早該換了...(恕刪)


早該換成 Micro USB 了..

Starwind wrote:
早該換成 Micro...(恕刪)


早該換成micro USB了......

相信這個接頭,Apple很開心,但應該有很多廠商非常地XXX....
尤其是某些山寨的周邊廠商.

舊的30 pin,因為還有些類比信號,如:Audio, Video之類的.
所以有些廠商其實可以不用付Apple錢,就開發周邊產品.

但是,這次是全數位訊號,大大提高Hack的難度.
變成非跟Apple繳錢,取得技術資料後,找人開發.
許多山寨週邊,可能就不會那麼蓬勃了.....

micro USB的機會不大,因為也太好Hack了.

不過這次沒有用磁鐵接頭,是有點小失望.....

ethanc wrote:
早該換成micro ...(恕刪)


這有正反面之分,而且插頭也很小
若在睡前小夜燈的狀態下,根本很難插進去
雖然和很多3C裝置通用,但是還是覺得i5新接頭比較好
討厭為了充電還要開燈

Starwind wrote:
早該換成 Micro...(恕刪)

ethanc wrote:
早該換成micro ...(恕刪)



換成 Micro USB 有辦法傳輸影音輸出嗎?!
esterior.tw wrote:
換成 Micro U...(恕刪)


USB 不可能「輸出」HDMI。各位市面上看到的「USB-to-HDMI 轉接頭」類型的設備,基本上那都是「外接顯示卡」,是靠軟體驅動程式的方式把畫面資訊經由 USB 串流,然後再由「外接顯示卡」輸出。

這樣搞法的先決條件有三點:

第一,你的 USB Port 電源輸出能力要夠強,不然轉接頭就要外掛電源;
第二,你電腦的 CPU 要夠猛。
第三,你的作業系統要安裝相對應的驅動程式。

iPhone 5 或許 CPU 沒問題,驅動程式也不是無法解決的外星科技,但是第一點就只能舉手投降了。或許會有人想說,啊你就不能讓他邊輸出邊充電嗎?答案是可以,但是不可能只靠標準 USB 接頭規格做到這件事。

USB 有分主機端與設備端,iPhone 接電腦的時候是設備端,接其他周邊(例如 iFlashDrive)的時候是主機端。主機端要輸出電源到設備端,如果 iPhone 搞不清楚接上來的東西是什麼就隨便亂輸出電源,會把自己和電腦搞壞。

而 iDevice 原先 30 Pin 端子中除了 USB、電源、Audio/Video 以外,還有兩隻類比訊號腳位,用來量測連接目標相對應腳位的「電阻」(沒錯,就是歐姆定律「電壓 = 電流 * 電阻」的那個電阻),用不同的電阻等級來辨識連接對象到底是什麼,才能決定要不要送電。所以 iDevice 的的設備生產商必須遵守 Apple 制定的規格放置正確的電阻,不能隨便接。如果要生產新式的外接裝置,也要先向 Apple 登記一個新的電阻值。

換句話說,如果你規定 iPhone 只是用來當設備端,除了電腦以外什麼都不接,要做其他用途就另外開洞,那太簡單了。設計主機板的工程師絕對會開香檳慶祝這個決策。但是如果你要 iPhone 的接頭同時具有多重功能,既可以當成設備端連電腦、又可以當成主機端連其他被動設備,你就需要多幾隻接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