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報告,小弟平日習慣使用iPhone、iPad、Macbook來做為工作上的協助,
所以算是大家口中的無腦信仰果粉,
雖然我標題下的有點過,但本篇其實跟iPhone本體關係不大,
也非專業的軟硬體評測科技文,我也不只是因為這樣就買iPhone,
因為好不好優不優在於自己的需不需要與主觀判斷,
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手機之外』的一些小事,與自己的一些主觀感觸,
從好奇為什麼一隻手機要賣的比筆電還要貴?
為什麼總是帶起風潮供不應求?
一樣都有大螢幕、有雙鏡頭、有好用軟體,憑什麼這麼貴?
到現在除了用它的相關產品外,
自己也鼓勵朋友試試看蘋果的服務,
故標題開宗明義是『心得分享』而非『非買不可』。
如傷大家眼睛或言語若有冒犯,再請您多多見諒。

我相信問一百個果粉,可能就會有一百種推薦理由,
當然不喜歡的也會有一百種理由,
但,對我來說,撇開產品本身,
還有一種『態度』,一種完美執著,
蘋果老是說,『使用者體驗體驗』,
那到底什麼是體驗?
到底是不是空話?
對我來說,體驗就在細節裡,
而我們不一定會注意到。

不講工藝、不講iOS、不講硬體、不講是否有創新,
(小弟真的也不是專家,軟硬體也已有許多專業評測文章故在此不造次贅述),
在此,我想用比較特別的觀點來分享與猜想蘋果對所謂『體驗』的定義,
也是我大學與研究所本科: 資訊工程與網頁設計(雖然我現在不是做這行就是^^)。


學生時代,小弟幸運經手了很多客戶的網站與軟體
分析過客戶的需求,也協助參與了許多解決方案,
要在成本與效益之間取得平衡,在客戶與IT之間取得共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但容我舉個您可能沒注意到的事情,
蘋果公司的網站,您一定晃過,
也常常是許多公司行號爭相模仿的樣板標竿,
等等...你說雜誌卡片排版、HTML5的趨勢、響應式扁平化的設計、大照片(Hero image)的轟炸,
很多公司現在都在做,蘋果也不是第一個,
算什麼模範標竿?
現在很多網站是都長得很像阿,
沒錯,

但...您有注意到細節了嗎?


容我舉個簡例,以下三張為iPhone7於美國、日本、韓國的介紹網頁一隅,

美國

[心得分享] 我為何而買蘋果 iPhone?


日本

[心得分享] 我為何而買蘋果 iPhone?


韓國

[心得分享] 我為何而買蘋果 iPhone?

沒錯,不同的國家使用的文字用語與標語也不同,
這其實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很多跨國公司也是這樣,
那再來看看同是講中文的地方吧,從上而下為,台灣、中國大陸、香港:

台灣

[心得分享] 我為何而買蘋果 iPhone?


中國大陸

[心得分享] 我為何而買蘋果 iPhone?


香港

[心得分享] 我為何而買蘋果 iPhone?

發現了嗎? 每個app裡面的文字、地區、完完全全都是在地化了,
再看看上面的韓國、日本,甚至連地圖、照片都不同,
(如果照片看不清楚可以官網看,還有動畫喔),
全部重新改過,就連說話習慣、口頭禪也都不一樣,
而你不一定會發現,因為我們很少比較不同地區的子網站,
但確實讓我們下意識覺得親切,覺得被尊重,這就是一個好體驗,
而這樣高明的廣告,也許一般人還不一定察覺的到。
如果是一般企業,頂多來各中英日三國語系,
再者,來個按鈕文字不同,有心一點,會提供不同語言導覽,
但如果我跟客戶說,每個地區照片、文案、特效與程式碼都要獨立做,
客戶一定認為我瘋了,更別說同是講中文,做一套就好幹嘛還要各自做?
錢是不可能掏出來的,因為普遍認為這樣做沒有意義,產品才是重點。

大家知道蘋果的子網站有好幾十個,橫跨全球,
而每個網站有好幾十張頁面,好幾百張圖片,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不同國家的蘋果網站看看,
都有著不同的行銷標語、不同的在地化圖片與在地化特效甚至在地化的不同版面,
而這樣的方式對網站人員來說,這已經是接近喪心病狂的地步,
絕對不是只有改文字、改圖檔這麼簡單,
還要搭配網頁特效與程式碼來處理版型,
還要趕在發表會後全球同步上線,
更遑論當你用平板與手機看的時候,
特效與版型又不一樣了,
還不能因為文字多寡習慣不同而樣式亂套。
就算您不太了解網頁設計,
也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多麼龐大耗時的工程,
要花多少時間與精力來做來協同,
而且是做一個你不一定會察覺到的小事情,
這裡不是要歌頌蘋果有多佛心,一切都充滿了利益考量,
而蘋果深知好的體驗不只在於使用產品的當下,而是在前廣告與後續服務中都充滿著,
只是,相對於『不過是一支手機何必長篇大論的造神』,
我更相信小時候老師教誨的一句話,
『大事往往都是由做成一件件小事而成就』。

這就是『蘋果』,這樣的『體驗』除蘋果之外其他公司甚少見到(也有可能是我閱歷還不夠豐富),
這樣的做法也不在自己學生時期的教科書裡,有機會大家可以去看看小米網站,
真的很像,但你一定可以感覺得出差異,蘋果可以,小米、微軟、三星為什麼不行?
不是其他家產品不好,都非常的棒與用心,
但我想差別還是在對於一個商品價值的體驗認定『態度』。

也許您會說這篇文章是在造神,人們當然也不可能因為網站做得好買iPhone,
小弟當然也不是只有行銷做得好才買他,機子本身更重要,否則空有軀殼沒有內在,
但這樣誇飾的目的在於,不可否認,當一家企業連這樣的細節都做到這種幾近瘋癲的時候,
他們的新產品推出後,受到這麼樣歡迎與吹捧時,
您還會覺得意外嗎? 是不是還有獨立於產品本身的價值呢?

也希望其他公司能在關心股價漲跌的同時也能思考一下,
不是只有看到的有形物品才是產品,
也許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這點做得非常好,
但好的『使用者體驗」與更棒的『商業模式』這點可以再多加思索,
對於『人流』『物流』『金流』等面相能再更緊密的結合,
進而達到最大的商業與消費者效益。


以上是個人很主觀的想法,分享給大家,

非常感謝您的撥""(感謝25樓quietipanema網友指正錯別字)看完。


----------------------------------------------------------------------

9/23 早上9:00 補充:

沒想到這篇心得分享有這麼多人回覆,

當中有許多理性富含建設性的,小弟都會很認真看,

因這是對自己腦力激盪最大的回饋,總是可以跳出框架而補自己知的不足,

有非理性的,小弟早上喝著咖啡也笑笑看過,我不認同你,但我尊重你也謝謝你,

一個論述或想法,總是無法討好任何人,有正就會有反,

一件產品也是,一定有其優點,也會有其缺點,

這都是好事,我不是您,您也不是我,

所以我提出屬於我的觀察觀點為引,歡迎您提出異議,

希望大家多多勇於分享自己的思考,一起交流,

不同的立場與角度看同樣一件事會有不一樣的發想,

而且您的想法比我的更為重要,都是其他網友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這才是廣大網友、01討論區之福氣。

因為賺很大所有有本錢跟別人不同
感謝版主詳細解說
我是因為M7已用三年
剛好需更換手機 所以選擇iPhone
請問樓上的....跟22k有甚麼關係?
坦白說,我有注意過樓主的觀點,也就是頁面

水果確實有獨到之處,這也是對當地的一種尊重
你看過其他大企業這樣做嗎?
lovely77885 wrote:
你領22K還打得出...(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如果您的心得只在意貼標籤,

其實蠻可惜,何況如果薪資是22k,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可做,

用其所適取己所需更為重要,而文章的重點在於對於細節價值的認定我很佩服,

不是iphone本身到底值不值好不好,希望您能明白我想表達的個人想法,不是其他公司不好,

而是我個人更希望看到更多的企業這樣做,不諱言,蘋果當然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只是這邊沒去提到,當然您也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或更棒的是如可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蠻OK的!! ^^







takikosaka wrote:
寫一堆心得,卻無重...(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我無意說服任何人,

只是提出小弟對於眾網站都在評論iPhone硬體、軟體與創新外的不同觀點想法分享。
你只會批評卻不會提出你眼中所謂的國際品牌來佐證你的說法,不也是說些廢文而已嗎? 眼光狹隘的人是你吧? 你4之後就沒用iPhone了又如何? 是在說用iPhone的人都眼光狹隘嗎? 這不像見過世面的人會說的話吧? 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吧

笑死人


takikosaka wrote:
寫一堆心得,卻無重...(恕刪)
我認同您說的~
我也是從4、4S、5、5S、6 PLUS、6S PLUS
一路到現在的7 PLUS
calvinmbpiei wrote:
你只會批評卻不會提...(恕刪)


謝謝您,其實每個大企業都有其自身的文化,

不好評斷是好還是壞,也沒有什麼既定標準,但對我個人來說,

就算是一個不起眼的細節,把它做好,而不是做完,代表著一個人或團體的工作態度,

小弟對蘋果也有許多其他面向的微辭,但針對使用者體驗的細節與追求這點,

我是蠻佩服的!!
確實我想每個果粉都會有自己的理由再使用蘋果提供的產品,我也認同Apple在各方面的細節度,

所以我也是從4,一直到6s plus,各方面的整合度實在是很方便,但現在卻基於某些原因沒有在使用macbook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