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於9/12發表2018年最新iPhone及其售價後,Apple自己沒瘋!但全世界都瘋了!
從去年iPhone X頂規售價破新台幣四萬元,到今年iPhone Xs Max頂規售價破五萬元,讓全世界的果粉不禁要問:Apple是不是在搶錢?Apple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外行人看熱鬧;説這樣的定價才能顯示拿iPhone的優越感,説只有Apple才有這樣的品牌溢價能力。不能說沒有這樣的結果,但原因真是如此嗎?
首先,這一切售價策略的導火線和分水嶺淺而易見,就是那塊螢幕!
OLED vs LCD
從去年iPhone X採用OLED螢幕時就感到納悶,向來在壽命和效能間追求完美的蘋果,怎麼會將OLED放進iPhone呢?雖然OLED天生亮度高、對比高、飽和度高、色彩鮮豔和面板可彎曲性高的優點是LCD無法達到的,但相對OLED的價格高、在低光源時傷眼、會出現烙印、色衰等使用壽命上的物理限制問題,卻是LCD的優點。這兩個顯示技術的優缺點剛好互補,因此發展了這麼多年,誰也無法一統江湖。Apple始終站在LCD的陣營,直到發展了無邊框的Apple Watch和iPhone X,不得不屈服在OLED可彎曲性高的特性上。你會問今年不也生出了一台無邊框的LCD機種iPhone Xr嗎?沒錯!Apple在新機發表會上還特別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Liquid Retina,自居是目前業界最好的LCD螢幕!但是這塊6.1 吋LCD、1792 x 828 像素、326 ppi 解析度的螢幕卻被炮轟到死⋯ 無法播放點對點1080p解析度的Full HD視頻,還把3D Touch的技術給拿掉,甚至被酸邊框還是太厚。這也正解釋了為什麼Apple硬著頭皮也必須要向三星購買OLED面板。不是要幫Apple說好話,而是換作其他手機製造商,現今沒有一家能做出這樣的LCD螢幕。
再者,一塊OLED面板的差異會讓iPhone售價破五萬元?
iPhone Xs Max 512GB售價$52900,與64GB款售價$39900相差了一萬多塊,可見主要是由於記憶體容量才讓售價突破了五萬元,即便如此與iPhone 8 plus 64GB剛上市時的售價$28900相比,還是貴了一萬多塊,就算用尺寸較接近的iPhone Xs 64GB($35900)來比,依然是貴了七千元,OLED和LCD的價差這麼多?單看一塊OLED和LCD面板的報價,確實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但研發費用呢?Apple並不單單只是跟三星買了OLED面板就放到iPhone裡這麼簡單,從原來深耕多年的LCD跳到幾乎全是三星專利技術的OLED,相信從Apple Watch開始,蘋果就投注了許多額外費用來做出有別於三星Super AMOLED的螢幕。再來更重要的是下一世代螢幕技術 “MicroLED” ( Apple計畫研發來取代LCD的最新螢幕技術 ) 還不成大器,其技術、品質及良率都還無法突破量產的水準,即便接下來的一兩年內iPhone放入了MicroLED,相信價位也是高得嚇人,讓大眾如無法接受。因此Apple的定價策略就是先以從三星買來的OLED螢幕機種試個水溫,看看消費者的底線在哪裡?以去年推出的iPhone X/8/8plus到今日的銷量就可知,8還有8plus才是主力,而iPhone X則以高利潤的模式獲利。今年也會是如此,就算大家把iPhone Xr的螢幕罵得要死,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的下訂Xr!
順道一提,iPhone Xr壓根不是低價版的iPhone,也不是低階版的iPhone,效能甚至不輸給老大哥Xs和Xs Max,撇開螢幕技術不談,最新的A12 Bionic chip、速度更快的FaceID、Smart HDR、Portrait Mode、Stereo recording、雙卡雙待、鋁合金邊框和玻璃外殼、還有iphone有史以來最長的電池使用時間!Xr無疑就是iPhone 8或8plus的後繼主力機種。你會認為iPhone 8或8plus低階嗎?更有手機測試專家預測Xs和Xs Max銷量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小老弟Xr,只能說Apple今年的產品線和命名模式把大家搞的暈頭轉向呀⋯
最後,四萬元、五萬元值得嗎?
如果您覺得拿著iPhone Xs Max變得有自信、考試都考一百分,那麼它肯定值得你立刻掏出四、五萬塊。我是果粉,但從來都不盲從,好的產品我支持,不適合自己的產品看看就好。不管是不是Apple出的任何OLED產品都建議不要掏錢買單,一個已知會有壽命問題的產品還是看看就好,除非您打算一到兩年就換一隻手機,想要享受OLED的優點,那麼誠心建議您買安卓的OLED機種會比較划算。當然如果您是忠實果粉,一定要用iPhone,那麼相信Apple設計的OLED會比其他廠商的產品來得耐用!畢竟錢不是問題,買的是一種感覺!然而小弟我會選擇螢幕比較耐用和耐看的iPhone Xr。至於還無法接受FaceID的朋友,iPhone 8或8+還是蠻值得入手的!
蘋果四萬、五萬的定價策略不是空穴來風,現在看似不值得,並不代表未來不值得。如今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很多以前必須在筆電上完成的工作,現在只要一隻手機即可完成,甚至移動能力比筆電來的更方便,還有Apple自主研發的A11/A12晶片運算能力也超越了低階筆電,這次新機發表會上所展示結合VR(虛擬實境)的HomeCourt App也強大到並非一台筆電能做到的,加上筆電市場的萎縮,種種跡象都表明著手機或平板在不久的將來會取代大部分人手上的筆電。Samsung DeX就是目前最好的例子,只要將三星最新的手持裝置連接外接螢幕就是一台電腦。雖然目前在這方面還看不到Apple任何的創新,但以現在的定價策略,可預見這正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你買的手機再也不只是手機,而是個人隨身電腦。Apple是一家電腦公司,他正在慢慢地慢慢地讓消費者接受用買筆電的價格來買手機,這麼一來就算未來筆電消失了,他還是可以從賣手機和平板上賺到失去的筆電市場利潤,到時人手一台五、六萬元以上的手機將會成為常態。
普遍都認為手機的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我倒覺得是再次大躍進前的等待,然而重點還是回到了螢幕上,手機晶片運算和功耗的能力已漸漸追上且超越筆電,可是螢幕的大小和便攜性依舊停留在10年前,所以大家都在等下一個世代顯示技術(MicroLED)的商用,就讓我們引頸期盼蘋果哪次的發表會能再次帶來跨世代的產品吧!
小弟並非記者、或者電視名嘴

只是一位從大學就開始使用蘋果產品,擁有過iPod、iMac、Mac mini、iPhone*3、MBP*2、iPad mini、iPad pro等產品,到現在步入30多歲的中年大叔,依舊對Apple熱情不減的果粉
當親朋好友們偶爾在思考是否要購入蘋果產品時,會向小弟詢問點建議
近年來蘋果在iMac pro、MBP、iPhone的售價上不斷的給大家驚喜,剛好自己也在考慮換新iPhone
因此有感而發寫了這篇文章,如果各位大大有任何不同的觀點,歡迎理性討論!謝謝!
以上文章如需轉載煩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