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14系列發表後,6.1吋的標準版iPhone 14,在更新度,甚至至今的銷售上,都沒有14 Pro系列亮眼,光芒整個被Pro系列蓋掉,但做為新一代iPhone,也不是真的盡重複去年的東西,比方有新增:
- 拍照時的光像引擎演算法、4K/30fps電影級影片、動作模式、
- 全新的前鏡頭支援自動對焦。
- 新高動態範圍陀螺儀+高g值加速度計,帶來車禍偵測功能。
- 變成雙環境亮度感應器。
- 電池容量更大(3279mAh)。
- 然後使用的主鏡頭、滿血版的A15晶片、6GB RAM,則是與i13 Pro一樣,

我們在發表後也把iPhone 14跟i13 Pro做了一些簡單的比較,當時i14的定價,和13 Pro的市價是相近的,寫文這時(9/21)再去調查一下市價,發現或許是很多人想回頭買i13 Pro,推升了行情,讓它的價格已經回到逼近定價的水位了,這樣一來13 Pro就比iPhone 14貴了3~4千元,已經沒有撿便宜優勢了,對預算有限,沒想要6.7吋大螢幕的,可能會想換還在架上的iPhone 13,還是直接入手i14。
希望這篇分享,在你做決定時能有些幫助。
顏色、外觀
要不是裸機用紫色或藍色iPhone 14,前後兩代還真看不出差別,外觀一模一樣這點,還蠻影響觀感的。

不同以往標準系列多是明亮的顏色,iPhone 14走更淡色系,喜歡低調系應該會喜歡,但總覺得之後某個換季時,搞不好會再有新色...


不知道是不是有同學在等大支的i14 Plus。
iPhone 14的尺寸,只比i13厚0.15mm,其他長寬、孔位大小位置、相機區方塊大小都一樣,但鏡頭座、鏡頭厚度增加了。

所以i13的薄殼會被新鏡頭厚度卡住,無法共用。若是背板較厚,相機區也比較深的殼,還有機會沿用。至於i13 Pro的殼...因為電源鍵的位置根本不一樣,所以無法使用。
儘管iPhone 14外觀很無趣,但內部空間確有翻新。
這次iPhone 14重新設計內部架構,官方提到一來增加了散熱空間,二來這次的背板玻璃沒有固定在主機殼上,維修比較容易,若玻璃背板沒壞,也可以省下這材料的費用。(但官方的i14其他損壞維修報價並沒有比i13便宜...QQ)
上市後iFixit拆機了,可以看到詳情。
i14的玻璃背板用兩顆螺絲和一些連接器、不那麼難拆的膠固定,且再拆開螺絲就可以把螢幕和玻璃背板分開,破壞性小。
但iFixit也提到,這代表有更多範圍要做密封來防水,或為無線射頻設計,還有堅固性帶來挑戰。
以往如i13那種黏膠固定的設計,掉落時金屬框架會吸收震動,把力量分散到黏膠牢牢固定的電池和玻璃背板上,而拆解後他們發現i14的螢幕和內部零件中間,有片新的中間框架(midframe),內部零件就安裝在這片框架上,摔落的撞擊力變成分散到這框架和電池。
有興趣的可以在iFixit YouTube頻道上看影片更清楚,也包括我看不太懂的無線射頻電路板接地設置...

A15之外散熱可能更是亮點
發表會上我們知道iPhone 14使用了跟i13 Pro一樣的A15晶片,這代表它有6核心CPU、5核心GPU、16核心NPU。從手機管家類的App查看iPhone 14的設備訊息顯示:這A15的最大CPU時脈是3.2GHz,內建6GB RAM,但看不出是哪種規範,郭明錤在報告中曾提到iPhone 14使用的是LPDDR4X的記憶體。總之處理器的組成與i13 Pro是一樣的。
不過同個App顯示i13的最高時脈也有3.2GHz,而不是一些報導寫的2.9GHz…
另外內建電池容量是3279mAh,比i13(3227mAh)及i13 Pro(3095mAh)都大。

一樣跑了Geekbenck 5,看CPU整體的性能測試。

跑了三次,單核分數每一支都各有高低,有時甚至i13還高過iPhone 14,但差距並不大。
但iPhone 14的多核得分,則是比i13要好,跟i13 Pro Max有高有低但一樣不會差很多。
雖說iPhone 14的多核得分高於i13,但幅度並不算大,可能iPhone 14開啟或處理工作會快一點點,但感受上並不明顯。
以3D Mark跑分來測試GPU性能。

在兩種不同強度的圖形測試裡,iPhone 14的平均幀率都有高過i13,而且蠻明顯的,也與同處理器的i13 Pro Max相當,這大致也在意料之中。
比較值得一看的是壓力測試,iPhone 14在20次循環測試裡的最高得分,雖沒有i13 Pro Max高,但穩定度更好,20次裡最高和最低的落差較小,顯示iPhone 14的峰值性能可能沒有i13 Pro高,但比較穩定。
跑完壓力測試後的機身溫度是這樣。

從熱像圖可以發現i13跟i13 Pro Max的發熱區域都比較明顯集中在某範圍,i14則比較平均大片,所以拆機後有評論推測可能是iPhone 14內部新增的那塊中間框架有均熱的作用,同時可把熱導到鋁金屬邊框散出,這推測官方沒有說明或證實,不過配合上面iPhone 14性能比較穩定輸出的結果來看,散熱的效果是顯性的。
===========
另外iPhone 14的RAM也增加到與i13 Pro一樣的6GB,比i13的4GB提升了,影響是後台程式會不會被關閉。
不過在玩原神中途離開去上網、看臉書、公車動態、設導航這四樣工作,再回到遊戲時,一樣都沒有跳出,但也一樣都要重新連接伺服器,兩支的感受是一樣的,可能我開的後台App不夠多吧...
不過看到剩餘記憶體時就很有感


延續上述的狀態,我開了iMovie,剪輯同一段4K影片、加了同樣的特效,一樣輸出成1080p,測試下來兩者速度幾乎一樣。不過我想iMovie是應該是優化得很好的程式,第三方剪輯軟體應該會有不同的表現,這我後續再以Adobe的程式來試試看。
也玩了30分鐘《原神》,將畫質自訂的部分都選高,以及60fps,螢幕亮度維持在一半,結束後溫度是這樣,手摸起來有熱,但還是可以持續拿著不會燙,遊戲結束使用掉10%電力。
選畫面設定時,雖然遊戲告訴我負載嚴重過高,但在神殿裡打鬥,或是在蒙德城跑來跑去時,畫面、特效、風吹拂、影子...等,看起來並沒有不順或卡頓。


於是對於iPhone 14的性能,透過試用的心得是:
日常功能的性能,不管是i13、i13 Pro或i14,感受上差別不大。
但較長時間重度工作的話,iPhone 14的散熱、溫度以及持續穩定性,會比兩支i13要好。
另外6GB RAM在長久使用時,也讓調度叫有余裕,這是與13 Pro一樣,但比i13好的地方。
拍照
iPhone 14系列的雙相機,主鏡頭規格與iPhone 13 Pro一樣,1200萬畫素、26mm、光圈(比i13)加大到f1.5,單位畫素也變大到1.9微米(i13是1.7微米),且一樣搭載位移式光學防手震,以及100% Focus-Pixel對焦,在夜拍速度、錄影穩定度上都有幫助。超廣角鏡頭就跟去年沒有太大變化了,一樣是1200萬畫素,13mm、f2.4的配置。

前鏡頭就有比較大升級,主要是支援了自動對焦,光圈也加大了。

功能上則新增「光像引擎」這樣的處理流程,錄影上一樣所有鏡頭都可拍4K/60fps、杜比視界及慢動作影片,且與Pro一樣,也支援好用的「動作模式」錄影,以及可用性更好的4K電影及影片。
有新的「光像引擎」會帶來明顯的不同嗎?基本表現如何? 可能還是要比較一下才知道。
這裡以iPhone 14 及iPhone 13 mini拍對照。
【日間】
▼iPhone 14自己的作品。
【逆光】
【夜間】
▼iPhone 14的作品。
街邊大樓那張,仍有出現耀光,iPhone 14對著燈光拍時還是蠻容易這樣的(但好像沒Pro那麼嚴重)。
【近拍、文件】
因為iPhone 14沒有微距模式,就是用1x主鏡頭湊近,這種一般的拍法。(iPhone相機內建的原況文字辨識很不錯用,之後有時間來分享一下它的應用)【人像】
【自拍】
![]() |
![]() |
人像自拍 | 夜間自拍 |
![]() |
![]() |
夜間人像 | 逆光自拍 |
【拍照觀察】
不管日、夜或逆光,iPhone 14的照片和iPhone 13(mini),幾乎沒有差別,有些近一點的東西,比方花瓣,iPhone 14清晰度好一點,但也說不上有很大差別。iPhone 14的成像在清晰度、乾淨、曝光度、顏色...等,都很適中,不過份銳利,比眼睛看到的顏色亮麗但不過份飽和;夜間畫面,如一般街邊夜景,或有補到光的臉,膚質細節都有保留,保持乾淨但不塗抹
逆光對明暗修正也是,都看得清楚,也在亮暗清晰度和自然中找到平衡,逆光人物的修正比較溫和。(夜間稍微逆光拍人清晰度就不太好了。)
但你說特別突出,好像也沒有,可能看過Android手持夜景照的,會覺得iPhone 14的低光、夜間照稍嫌平淡,或是逆光照怎麼沒有什麼都清楚那麼厲害...這得看觀眾的口味。
不過在夜拍時有發現,iPhone 14比13更少觸發到夜間模式,若在很低光時有觸發,14需要的秒數也常比13要短,這是因為感光元件變大,體驗上的一個提升吧。
自拍還是很清晰真實,可能因為有自動對焦,夜間自拍有補光看起來很清楚,但逆光自拍顆粒感就稍明顯一點。
但它近拍較弱,應該說因為iPhone 14還是沒有微距功能,至少要保留7~8公分距離才能對焦,所以要拍文件、美食就是一般的距離、一般的構圖。
錄影
先看最一般的4K/60fps畫質、穩定度,就算是標準版iPhone 14,生活錄影的清晰度跟穩定度還是很好啊~而新的「動作模式」,
這次有時間,就多嘗試了幾種場景。
先從輕微震動開始,我嘗試了上下樓梯,跟車行在較平穩的道路上,假兜風拍窗外
風景的樣子。
這段輕微運動,i14的運動模式,和i13一般錄影的穩定度都很不錯。但小跑步著上下樓梯時,晃動較大,i14的動作模式就發揮作用了,有明顯差別。
▶ iPhone 14的原影片在這裡。
接著是比較大的震動。
前段是行駛在路補到不太平的路上,車子就蠻晃的。
後段則是行駛在有分隔的停車場上,這有點像開在六角空心磚地面,或是經過地面路障上,總之上下更晃,我都覺得有小越野感覺了...
前段不平路段的差別還沒那麼明顯,但後段假越野晃動中拍攝,開動作模式,跟一般錄影的穩定度,就差~很~多,大家可以看看,我覺得驚人...
▶ iPhone 14的原影片在這裡。
即使是標準版iPhone 14,動作模式還是很可用啊~~另外也發現「動作模式」對上下大晃動修正效果很明顯,比一般錄影平穩很多。
開啟後,會裁切取用該鏡頭中間較穩定的區域,因此畫質當然沒有4K的好,尤其切換到1x時畫質差別就蠻明顯的。但還好主鏡頭本身防手震也不錯,所以就看場景跟需求搭配著用。
一般步行、跑步、騎自行車、平順兜風這種,一般拍4K時的穩定度就很好了,不用特別開啟動作模式。
但如果起伏較大,小越野之類的,或是有跳動,就可以開動作模式,拍攝穩定的畫面,但畫質跟取景範圍就會有損失(所以很廣角的GoPro仍有生存空間?

結語
另外測試iPhone 14期間因為都有任務要測試,就比較沒有真的照日常去用觀察電力,但在帶出去拍照時,覺得電量維持得還不錯,即使戶外螢幕通常都開到很亮,但拍個1個多小時照片,也僅使用約9~10%的電力。(當時還有插5G SIM卡)iPhone 14的變化,可能某些日常才能感受得到,比方打遊戲的日常、錄影的日常、回家看到剩下的電力還不錯的日常...,即使不怎麼顯性,但仍是有的,
如果你因為買了iPhone 14標準版,而曾被買Pro的朋友關切的問...「你怎麼買標準版啊?」,也不用覺得怎樣,還是可以有信心的愛你所選。
蘋果總會在各價格帶裡,塞入一台新iPhone,儘管今i14開出的規格不盡如人意 ,但它就是提供預算導向消費者的那一支。
能再買到i13 Pro當然是最好,但目前i13 Pro價格可能已經超過預算導向者想負擔的範圍了,所以還是只能回頭看標準版,這樣一來,i14或14 plus仍是其中的最佳選擇,它想來是給用量並不多,但你手上的i8、iX已經不太順手了,那麼這一台應該可讓你再用個好幾年。
不過也有一個說法是,撐到(預測是)明年iPhone換用USB-C,才是更方便的選擇。
那就看你手上舊iPhone的健康程度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