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6日正逢猶太人一年中最神聖的贖罪日(יוֹם כִּיפּוּר, Yom Kippur),必須恆常祈禱且不得進食與工作。當日下午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埃及由南方渡過蘇彞士運河突擊西奈半島、敘利亞由北方往戈蘭高地夾攻,第四次以阿戰爭(贖罪日戰爭)於焉爆發。此役以色列一時抵擋不住雙方面攻勢損失慘重,但隨即在10月8日驅退敘利亞攻勢返回戰前國境線、10月12日迫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北方陣線穩定後,以色列國防軍在10月15日晚間橫渡蘇彞士運河侵入埃及,但在運河西岸攻勢受阻。最終在10月25日達成停火協議。

2020年10月19日首播的以色列電視影集「淚之谷」(עֵמֶק הַבָּכָא)回顧以色列因1967年六日戰爭的大勝而輕忽了危機,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時的困境與組織反擊。

「淚之谷」為猶太教與基督信仰圈的成語,意為痛苦受難之地。影集第一季描寫贖罪日戰爭的北方戈蘭高地敘利亞前線,「淚之谷」即指稱此陣線以敘激戰的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