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買賣東西有個邏輯很奇怪的發問
常逛網拍
看有賣家要賣一支手機(全新或2手)
假設賣家標價15000元(行情賣價約落在15200~14500之間)
結果常在底下看到有人回類似的回文:"11000元,有誠意"
我的疑問是:"殺了價,哪來的誠意可言?"(而且還殺很多)
如果賣家接受了(可能急需用錢吧...)
結果買家卻回:"我再考慮看看..."
要不就沒下文...(是在問好玩的嗎?)
這是什麼邏輯呀?
這是網路交易的文化之一嗎?
kwentba wrote:
網路上買賣東西有個邏輯很奇怪的發問
常逛網拍
看有賣家要賣一支手機(全新或2手)
假設賣家標價15000元(行情賣價約落在15200~14500之間)
結果常在底下看到有人回類似的回文:"11000元,有誠意"
我的疑問是:"殺了價,哪來的誠意可言?"(而且還殺很多)
如果賣家接受了(可能急需用錢吧...)
結果買家卻回:"我再考慮看看..."
要不就沒下文...(是在問好玩的嗎?)
這是什麼邏輯呀?
這是網路交易的文化之一嗎?
其實版主注意去看一下一般人在買賣東西時的殺價方式
跟網路買賣其實一樣啊

都是賣方就地起價,開出理想價位(理想與現實往往會有出入
)而買方則落地還錢,買低才有CP值(轉賣也才能賺一手)
這本就是買賣的方式不是?
版主有看過拍賣東西是不討價還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