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手機全部都是直角長方形螢幕,就跟筆電、電視機一樣

但現在為了迎合「全面屏」,都變成圓角扭曲的異形螢幕了

只是我個人一直覺得異形螢幕的圓弧角落看了很彆扭,總覺得好像一塊布沒拉直似的,或是像是書本內頁角落被折凹進去的感覺,好想把它展開回來才舒爽

我是寧可不管什麼屏佔比,還是喜歡直角方形的螢幕

今年的新iPhone SE還真的把我的理念回歸了,可是安卓目前看起來似乎沒有,只有Sony有類似的特色,而其他安卓還是以屏佔比為主,因而都是要做成扭曲的異性螢幕搭配打洞前鏡頭等等

不知道安卓能不能類似iPhone SE那樣,重新把直角方形螢幕回歸,做成HTC U12+那樣,我一定買很多支
文章關鍵字
從HTC M9之後,我就真的沒有喜歡又滿意的手機了

我的需求就只是要真直角方形螢幕+有耳機孔+可插microSD+正面無實體home鍵+旗艦CPU,在HTC M9(還有Sony XZ1)之後,就完全是空集合了

HTC U系列:沒有耳機孔、U20也變異形螢幕了
ASUS ROG:沒有microSD

Sony 1 ii是唯一最接近的,但角落也是有一點圓,非正直角

如果再有HTC M9,我一定爆買一箱回去

如果條件再加一條「可自行換電池」,那就真的從sensation XE(還有ASUS Padfone 1)後再無滿意的手機了

我最滿意的手機理念真的就是2010~2012這段期間了,手機具備有智慧型電容式觸控系統+照相可自動對焦且達800萬畫素以上+錄影達full HD+可插記憶卡+可換電池+方形螢幕,此後就再沒有如此絕配的組合了
現在的風向趨勢看起來,好像真的要完全走向異形螢幕+無孔的手機了,還真是失落,沒有我滿意的手機了
我很討厭異形螢幕的原因就是,因為它要顯示的畫面其實還是傳統方形的畫面(從螢幕截圖就可以看出),而異形螢幕只是塊遮色片遮罩上去,而不是「延伸螢幕」

它其實就是把本來該顯示的完整方形畫面,用一個異形框遮罩上去罷了,所以反而遮蔽掉一些區塊

有些人誤以為,異型螢幕能延伸手機的表面積,但其實它是把本來螢幕上應該完整顯示出來的區塊遮住,看起來就像書本內頁被折凹,或是有汙點那樣,真的很不爽快,很想把它完整伸展拉開恢復成方形比較舒爽

所以還不如像以前方形手機那樣,把畫面等比例內縮,讓整個方形畫面完完整整的在手機的方形螢幕上呈現出來
新機完全不行,
長條機,遙控器,彎面機,實在不行,

我都用舊機器,或者買過季高端福利機,
反正只有滑fb,賴,網頁,看電視,影片,
都沒問題,系統也還在4.0-6.0都是正常的,
即將淘汰的4.0,也要用5.0
8.4吋剛好使用,

正常使用,沒必要跟風買新機,舊機已經足夠,
以前的時代,手機追求效能,追求速度,追求拍攝畫素,追求解析度,這些至少都是提升性能的項目

現在就變成只是追求「屏佔比」、「全面屏」,弄成歪七扭八的異形螢幕,號稱可以追求大螢幕,可是如果要大螢幕,我幹嘛不直接用筆電就好?

手機就是要放在口袋方便通聯、拍照而已,如果想要手機取代筆電的工作能力,絕對不可能,最佳解就是5~6吋手機 + 14~15吋筆電,想要搞一個7~8吋全面屏手機來取代筆電,跟15吋筆電一比還是小的可憐,然後又不方便放口袋說走就走隨身攜帶,不上不下的窘境,真的可憐

像是堅持用手機看影片的人,根本就是在折磨自己,用15吋筆電看影片爽多了
iphone se,那種螢幕和小尺吋,打個傳說對決,很常點不到技能,你要用嗎?

觸控靈敏度真的是有問題,很常點不到

都已經用軟膜了

reno10x,note20/20u,都沒這種問題.
5吋跟7吋,大概是兩種不同的客群,像是蘋果那種銷售模式,有5吋的iPhone SE(其實就是iPhone 8的外型),然後也有中尺寸的整數系列、旗艦版的pro跟大尺寸的pro max,這樣感覺是對的套路

而且蘋果系列沒有所謂的「中低階入門機」,因而會讓人覺得蘋果這個品牌就是讚

安卓系列因為有許多1萬元左右以下的中低階入門機海,反而讓消費者用了之後覺得不順,就直接對該品牌或安卓系統直接貼上「爛」的標籤

還有就是常常有人說安卓機幾年後就很頓、被放生不能更新,其實手機穩定順用都還是很好用,一味的更新系統其實也沒啥意義,即使是蘋果,好幾年前的舊機想硬上新系統也是無法做到

例如常常有人買HTC、ASUS的低階手機,因為他們完全不懂CPU、RAM等規格,然後使用上覺得不順,就直接貼標籤覺得該品牌就是爛,下一支手機換了蘋果,就會覺得蘋果就是又讚又香又好用再也不買安卓了

但若消費者直接買上安卓旗艦機,絕對不會失望的

當初自己貪小便宜買安卓低價機然後不順才來怪安卓品牌,這樣安卓品牌還真無辜

手機行銷上,應該要假定消費者都是完全不懂3C規格的,要假定消費者都不是理性的去做功課比較規格挑選符合需求cp值的,只是要好用、順用、跟著大家一起用這樣而已,所以應該一律推出旗艦機(或是至少要有中階以上),也可以把前代旗艦機當中階機繼續賣,這樣品牌價值才不會遭到消費者貼上一個「爛」的標籤
比方說,HTC應可把U12+繼續當中階機來賣,然後推出U20當大螢幕機的定位

至於萬元以下的,就要把分界界定清楚,讓消費者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省了錢就勢必有所犧牲,而不是品牌的問題,免得又被人買回去之後又來把整個品牌貼標籤,造就一堆買了低階機後就宣稱「再也不買某某牌」的人

或是要有把握也把低價機做好,迎合消費者那種「又要花少少錢,又要很好用」的想法
樂觀樂觀 wrote:
長方形螢幕



長方形螢幕 還在用Note 5 沒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