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很多 Thunderbolt 3 轉雙DP、HDMI 的轉接器。
但通常都會強調 Windows 筆電 和 MacBook 不一樣 —— Win 有時只能讓 Thunderbolt 3 的轉雙DP的裝置,僅輸出一個螢幕。
也就是一般我們看見 MSI, 華碩、技嘉、雷蛇 的高價電競筆電,雖然有 Thunderbolt 3 ,但輸出還是只能「筆電螢幕+ Mini DP+HDMI+Thunderbolt 3」,每個輸出口各一,等於是共外接三螢幕。
但如果是 MacBook ,這些 Thunderbolt 3 轉 雙DP(HDMI)的裝置都能完整使用(包括透過這樣接5K)
可 Windows 這些據說是系統就只能這樣?
只有那些沒獨顯的,才可以跟 MacBook 一樣。
而只要是搭配獨顯,就會無法。
雖然這是一個結果,但還是想請教它的癥結是什麼?
(以前曾經幻想 Thunderbolt 3 轉雙螢幕,就能實現「筆電螢幕、Mini DP、HDMI+Thunderbolt 3轉2DP」共五螢幕⋯⋯
ID超好記 wrote:
這點我倒是沒有測試過...(恕刪)
最多三個螢幕輸出這是intel自帶的硬體限制,無論你有幾個顯示接頭。 參考網站
也就是如果要從TB輸出兩組螢幕+筆電自帶螢幕,就沒辦法再從其他HDMI port輸出畫面。當然dock的性能和輸出的解析度也會影響。其中一個5K的話,好像總數只能輸出兩個。
我只是來喇賽的,幹嘛這麼認真?
ifchen2 wrote:
最多三個螢幕輸出這是intel...(恕刪)
是不是應該說,以 1070 Max-q + UHD 630 來說是,筆電通常是 1070 負責 mDP+HDMI ,讓產品標準宣傳有醫療筆電螢幕加輸出雙螢幕(雙 4K 60FPS,都由 獨顯運算)。
而 Thunderbolt 3 因為是接 CPU 的 內顯英特爾 UHD630,則是另外多一個再外接螢幕(變成筆電可以輸出總共標準 三個螢幕)
而這樣其實就是變成獨顯 運算輸出 外接 mDP, HDMI 兩個螢幕的畫面,然後還要再運算另外兩個傳給 內顯的筆電螢幕和 Thunderbolt 3 外接螢幕。
至於為什麼有獨顯 的 筆電,它們的 Thunderbolt 3 都只能輸出一個螢幕。
或許就如同板友說的,受限於晶片組英特爾規劃的 3DDI 通道。
可能已經一個 for 筆電螢幕,然後又一個 for 跟獨顯溝通,最後就只剩一個 for Thunderbolt 3。
而MacBooks 則是「16 吋 MacBook Pro 支援最多達四部 4K 顯示器或最多達兩部 6K 顯示器;iMac Pro 與 15 吋 MacBook Pro 支援最多達四部 4K 顯示器或兩部 5K 顯示器;Mac mini 支援最多達三部 4K 顯示器或一部 5K 顯示器;iMac、MacBook Air 與 13 吋 MacBook Pro 支援最多達兩部 4K 顯示器或一部 5K 顯示器。」
而且它們2018年開始就用第二代的 Thunderbolt 3 晶片,支援 DP 1.4 。
但就不知是不是因為主機板設計不同的架構關係(NVIDIA害的?)它們輸出除了都走 Thunderbolt 3,也就沒有了 限制 DDI 的問題?
Fire.canet wrote:
剩下的去買USB-A...(恕刪)
感恩分享推薦!
但不知道這種好像是不是就變成會改走用 CPU 運算,而不是 顯卡(內顯或獨顯)運算了@@
像現在市面上的 USB-C 轉 HDMI([email protected])+VGA 1080P,就是走 USB-C 支援的 DP 協定( 10Gbps以內),
[email protected] 流量 6.18Gbit/s + FHD 60 的 3.2Gbit/s 剛好在 10Gbps 內。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