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有趣的,可能廠商也有在做市場調查吧
發現民眾都精打細算,買最低階的規格回去自己升級成高階
畢竟現在SSD跟RAM有夠便宜,1TB不用2000,RAM一條16G不用1000
廠商OEM SSD速度也沒多快,2000內隨便找個P5+都能海放
廠商又想學蘋果筆電,加個8G賺4000,容量加倍再加4000
趕緊來個DDR5然後直接焊死在主版上,跟你說追求空間效率輕薄需求犧牲擴充
8G 16G 自己選,嫌不夠自己找別台想辦法啊
SSD也開始用上非常見2280的款式,抓準台灣沒有零售市場
跟你說節省出來的空間拿來放電池跟散熱了,你也不能自己換更大的
除非淘寶對岸買一條1TB拆機品也是要3990左右,還是好貴阿
一些商務機型上就給出單條擴充的機種,讓商用客戶靈活一點
但想要買到雙條都可擴充的機種就要四五萬的電競筆電了,好賊
SSD方面,以前還有M2 + 2.5吋的組合,至少也是兩顆
我還蠻喜歡購買那種256 + 1TB的機型,M2換成1TB,原裝HDD拆來當外接硬碟
換上一顆MX500上去馬上就有C槽裝程式OS,D槽裝遊戲開開心心
現在一條M2把你打發走,2.5吋的空間也不給了,拿去塞個用不太到的熱管
想要雙條M2又得買到商務機或者遊戲機才有,實在很雷.....
從intel 13代跟Amd 7000系 行動處理器開始
能夠發現為了提高內顯效能效率,多半要求記憶體直接焊死主版來配合
雖然造就了內顯筆電能夠有和Nvidia MX系列比擬的效能,但對消費者來說
其實也是間接了限制筆電的壽命,損壞時也更難維修處理
而更鼓勵廠商焊死SSD則是為了提高SSD讀寫的極端速度.....嗎?
其實說穿了就是讓你容量不夠不符合需求適時再購買一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