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朋友升學 爸媽們都辛苦了
上次寫了4060筆電推薦之後,又有朋友提出說能不能幫家裡高中職準備升大學的小朋友看看,要買什麼筆電比較好?小朋友在家可以用家裡的電腦,但唸書第一次離家,筆電是一定要買的資訊(娛樂?)設備,怎樣的筆電比較適合?認真說,這個問題真的大哉問,不單純只是小朋友喜歡、需要什麼,因為最近筆電也趕上了AI應用的熱潮,大廠像是微軟、高通、Intel、AMD、NVIDIA之間,正在進入一個劇烈變動的階段,這個時候推薦筆電,變化真的太快了,所以有點猶豫要不要寫...不過花了點時間,把各個品牌最近銷售的筆電整理整理之後,覺得還是寫一下好了,非常感謝上一篇鼓勵的網兄們,這應該表示大家有這方面比較的需求吧!繼續往下看吧!
高中職升大學的關鍵時間點
如果從時間點來看,高中高職升學的管道有下面幾個關鍵時間點(各自的特殊選才、保送不計):

照現在時間,父母剛閃過五月各種報稅皮痛,差不多就要準備買新的筆電給小朋友了(嗚嗚,噴銀子),不過還好,現在私大學費也有各種補助,爸媽手頭緊的話可要特別留意。
AI變成通識,了解跟應用AI非常重要

▲ 現在感覺什麼都要AI一下,這張圖也是AI產的
對於家長來說,如果常常在注意新聞的話,AI幾乎每天都出現在新聞內容中。在今年的升大學的新聞中,也有出現許多大學開設與AI相關連的科系,理工跟AI瞬間變成未來就業的熱門題材。各行各業在未來應用AI的機會可能越來越多,早點了解相關概念,對未來一定有幫助。在專業領域上,AI的模型可能會越來越小、訓練成本越來越低、私有程度越來越高。隨時間變化,具備AI運算能力的處理器,可能會因為軟體、作業系統的不斷突破,變得很有用處,所以選購筆電上,可能要特別留意AI功能這塊,以免筆電一買就變成過季產品。
AI筆電有哪些要注意的?

▲ Computex 2024展中一次推出了超多款AI筆電
以往的電腦硬體,CPU、記憶體、顯示卡是筆電效能的關鍵影響因素。但在今年Computex展中,各家處理器都強調NPU/TOPS等AI算力的展示,也看到許多高通處理器的筆電。在AI服務快速演變的今天,原本在手機上高度整合運算與NPU功能的處理器,也已經進入筆電市場。具備NPU功能的處理器,對於本機端的AI運算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不管買哪家新筆電,使用AI的效能就等於NPU運算速度,所以NPU速度高低也是選購新筆電的要素之一。但如果是最近一兩年才買的筆電,也不用擔心,只要記憶體夠大、顯示卡夠新,一樣可以適用AI的功能。
現在買筆電,該注意什麼?
之前疫情的時候,應該有許多人已經購入筆電、平板,因應疫情在家上課或是WFH的需求,所以小弟大致上把情況分成下面2種:
已經有筆電的:
如果在疫情已經選購筆電、暫時不會再購買的話,可以密切關注一下Windows 11升級的狀態。因為目前Windows 11已經有本機端的Copilot AI功能,如果能順利更新的話就可以不用太擔心,因為微軟會用Copilot當作主軸來進行作業系統的更新,可以注意一下記憶體、儲存空間的使用情況,大部分AI軟體透過硬體擴充應該都可以順利使用,交叉測試便知。
有筆電但考慮更換、還沒有筆電考慮一次到位的:
如果筆電已經Windows 10或是更之前的作業系統、已經需要更換,或是本來就沒買過的話,建議是等到Computex展後,看看各家情況,直接一次到位,在後續的Intel/AMD/高通筆電之間做個選擇。因為目前市面上的筆電處理器都已經有AI運算的功能,目前已知Intel/AMD/高通的新款處理器 NPU算力都有50+ TOPS以上,而且搭配的記憶體、SSD都更大,要考慮更換或是新購的話,新機器都可以多加留意。

▲ 可能很多人上次買筆電是因為疫情在家的關係吧?
學的不同,選的筆電也不同
這年頭筆電品牌多、價格規格都複雜,但有一點不變的就是具備獨立顯示卡的筆電,單價都會偏高,這要感謝股價飛上天的NVIDIA帶來的效應。有獨立顯卡的筆電除了遊戲之外,現在也可以當作AI運算之用,所以學的領域不同,獨顯需求與否就決定了選購筆電的預算。如果是文法商相關的,一般的2-3萬筆電就已經非常夠用,選購重點可能會放在單價、螢幕品質等,獨立顯示就不是那麼重要。如果學的是美工、室內設計、多媒體、圖文傳播等,可能會大量接觸到2D/3D設計、3D模型運算、剪片轉檔的專業技術,這時筆電的獨立顯示卡就變得相當重要。不管是文法商還是理工,未來的工作與AI相關的機率越來越高,如果不想有「AI焦慮(害怕自己被AI取代)」,積極理解是有必要的。當然,如果也考慮打遊戲的話,不管學什麼,直接上有獨立顯示的筆電就最乾脆了(壞笑)。
另外一方面,因為具備獨立顯卡的筆電單價可能較高,所以保固上相當重要,保固服務據點多、可以加買延伸保固之類都算是可以考慮的點,不然壞了就真的燒錢了。
各品牌AI筆電機種比較
不過回到正題,新鮮人應該需要怎樣的筆電,小弟之前已經做過4060筆電的比較,這一篇就直接以價格帶來切,機種部份以電商網站熱銷排名為主,並加上個人看點。以下就簡單整理比較:

2-3萬部份,市場價格戰激烈,雖然不一定會有最新處理器,但CP值都相當高,且機種以15吋為主(只有一家是14吋),雖然這個位階電池容量都不高,但價格也有反應,個人會以螢幕看起來舒服、保固好的機種為主。

3-4萬帶顯卡的部份一樣很競爭,如果用4060去看(咦,好像更新了上一次版本),各品牌的優點就是價格變便宜了,但缺點部份,譬如說螢幕標示不清、電池小等等問題也是跟著世代、價格等原因延續到現在,如果是新的Core Ultra處理器搭配又變得超出4萬預算,個人會挑滿血、滿電的機種為主。

4萬以上帶顯卡可選擇的機種很多,但各品牌被系統推薦的型號卻蠻微妙,以顯卡入門的4050+輕薄的機種而言,各家都有長處,但HP/Lenovo感覺放棄輕薄這塊,往上配到4060的傳統路線,比較注目的是輕薄機+顯卡這一路線的發展。
**以上來自PCHome各品牌專區列首位的推薦**
個人看法就是,現在品牌在規格標示上都比之前清楚很多,尤其是螢幕的部份,大部分新機都有sRGB 100%或是P3 100%、OLED等級以上的水準,但有些品牌標示就是完全不寫規格,這個作法好不好,應該市場跟消費者會告訴他們答案(酸)。

▲ 真心不懂為什麼很多廠商喜歡藏規格…消費者拿到一驗就知道…
消費機種因為都是整合顯示功能居多,功耗也比較低,所以比較沒有電競上要注意滿血跟擴充性的問題,但週邊連接能力(USB類型、HDMI等)其實就變得相對重要,當資料越來越多的時候,隨身硬碟、隨身碟等等備份的需求也會跑出來,學生最怕就是資料做一堆然後一夕消失,能夠預防的話就先預防。
一句老話,個人看點就純屬個人看法,一次全品牌都整理,整理資料真心累,希望有幫助到私訊來詢問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