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稻蝗。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RF百微鏡頭可以將微小的物體放大,葉子上的毛都拍得很清楚,水珠也拍得晶瑩剔透。

台灣稻蝗。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兩種蛾類的幼蟲,長得很有特色,小白紋毒蛾的背上像是有一排刷子,挺妙的,蟲的細節在百微鏡頭的捕捉之下,清晰可見。(怕蟲者慎入,以下的照片都很清楚,別怪我沒有事先提醒你)
小白紋毒蛾,剛蛻皮成終齡幼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暗點橙燈蛾幼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我還拍到了羽化中的九星瓢蟲,這次幾乎使用自動對焦來拍攝,也幾乎都能對焦成功,因為有使用閃光燈,所以參數設定在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都沒變。

羽化中的九星瓢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羽化中的九星瓢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羽化中的九星瓢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這張台灣厲椿象的背上可以看得到螞蟻。

台灣厲椿象背上有螞蟻。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麥氏棘山蟻。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RF百微有1.4倍的放大倍率,不僅可以捕捉到主體許多細節,畫質也不賴,整張照片都有清晰的細節和銳利的影像。下面兩張是大腹圓蛛的正面和背面,蛛網和觸腳都可以拍得很清楚。

大腹圓蛛。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大腹圓蛛。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大腹圓蛛。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絲光銅綠蠅。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螽斯科。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椿象。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因為RF百微搭配R6 Mark II全片幅相機拍攝,可以提供最高八級的防手震效果,此行我也沒帶腳架,全程採用手持拍攝,拍到的照片也清晰自然。且大部份的照片都有經過裁切,裁切後還是這麼清楚,常常有人批評R6 Mark II只有2420萬像素,但是實際上使用起來,2420萬像素在一般拍攝上已足夠使用,我在平時的拍攝工作上也是有使用R6 Mark II來拍攝或錄影,都挺好沒毛病。

大銀腹蛛。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蜘蛛網上的水滴好像一串串的項鍊。

大銀腹蛛。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球瓢蠟蟬。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微腳蠅。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最後感謝大家進來賞圖,微距世界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豐富,沒想到此次在離市中心這麼近的地方就可以拍攝到這麼多生態,百微鏡頭可以放大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細節,蠻有趣的,改天若有其他拍攝再跟大家分享。

微腳蠅。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中華食植瓢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蟻獅。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草蛉幼蟲。光圈f/13,快門1/200秒,ISO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