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次在國3看到一台, 就四處打聽, 然後就出現在我家車庫了.......
買之前我連聽都沒聽過, 看了看他的配備表, 然後問價錢, 不到60W

這價錢在美國以同等規格下算合理, 但在台灣, 這些配備(六氣囊, ABS, ESP, EBD, 定速巡航, 自動感應頭燈, 可調式頭燈, 倒車雷達, 電動皮椅, 恆溫空調, 8顆喇叭, 四門迎賓踏板.....等)放在其他的國產車上(這台太子汽車做的), 不直上80W才怪(事實上搞不好還要更高
)但是也許是因為他的血統(陸牌)和廠商幾乎沒有在宣傳
, 加上台灣特殊的氛圍, 這台車的能見度低到不能再低(小弟至今仍未在路上看過
)事實上這台車在其他國家的評價還算中上(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小弟有稍微google 一下
)因這台車是我老爸在開加上我平時工作忙, 趁這次新年假期幫老爸做個開箱

賞車吧

外觀(聽說是Pinifarina設計的)
側面

背面(雙出尾管設計, 披著狼皮的羊
)
正面(抱歉~~沒空間了
)
很特殊的後門把設計(我第一次還找不到
)
前門迎賓踏板和車旁燈(四門都有)

方向盤(附音響控制鈕)

很簡潔的儀表板和行車電腦

燈號控制開關, 電動後視鏡, 儀表板亮度控制, 車燈高度控制(由左而右)

中控台(音響, ESP, 恆溫空調)

前座(皮椅, 只有雙向電動, 椅背還有鏽APOLA字樣
)
後座(空間還算可以, 175坐起來剛好, 太高就.......
)
整體看來還不算太差, 組裝品質和內裝當然不能和百萬級進口車比, 但以他的價位, 算不錯了

油門及動力表現一般(低速下油門及變速系統有點笨笨的, 但高速60以上開起來就超順), 這也許是他該持續研究改進的地方(就像10年前的現代
), 別忘了, 現在進步的速度更加快底盤及懸吊偏歐系, 偏硬(還蠻硬的
), 遇到不平路面就是晃一下, 不會像日系車又搖又晃以一台臺皮陸骨的車子來說, 這台車的表現算中等, 不會太突出也不會太差
但他的價格卻值得其他國產車商思考(這台算來也是"國產"), 撇掉特殊的兩岸情結, 在不看品牌下, 這台車的C/P值一定名列前茅, 他們做的到, 其他車商呢? (在美國, 相同配備的平民品牌車價也大概在50-60W台幣)
對於口袋不深或只是純粹代步, 對操控或性能沒有特殊要求, 且沒有特殊意識形態的人, 不失為一台可以選擇的車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