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mwkimo wrote:
之前因為歐元對美元貶值了18%,相較台幣對美元波動較小,所以買德國車都變便宜了,但是昨天人民幣用貶值來救他們國內,而台幣又跟人民幣連動性大,如果貶到1:34,相對就等於漲價了10%,而匯率剛開始波動,車商定價還來不及反映,但相對於訂車到交車,約要等3~6個月,所以現在訂車,正是時候,個人淺見


沒看到 PORSCHE 2016年式的定價還調漲嗎?

到現在還有這種思維??

經濟學學到哪裡去了??

決定價格的因素

只有一個...就是供需!!
車商:目前的車都是當初台幣在高點的時候買的哦
幫樓主說個話
我看樓主的意思是再來台幣會跟著人民幣貶,所以車價會漲。
所以要買要快的意思。
這樣對嗎?
這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則,很多行業都會發現一樣的情況。

就是「定價可以調漲,但絕不能降價」,除了定價,一切好談。
定價調降很簡單,但定價調漲非常難,因為消費者內心會有一個
價值在,一但調降了,那等於這個商品在「心目中的價值」就
幾乎永遠翻不了身!或是為了翻身要花很多錢重新行銷品牌。
行銷是莫名其妙地超級燒錢,燒錢到也許不做行銷每台車可以
少10%成本也說不定...

如果為了反映匯率,調降定價,消費者只會認為剛好而已。
但如果為了反映匯率,調漲定價,那車商就是混帳王八蛋...

所以基本上很難得看到產品調降定價的,幾乎都會用各種名目把
定價抬高。 但是實際售價其實都可以談的,所以車商可以零利率
多少期,可以送你一大堆東西,可以「私下」談現金折讓一二十萬,
幾乎就等同降價在賣,但是「公開」的定價死都不會降的...

生意不好,就折譲多一點;生意如果好,就少折讓一點,這樣
才會有賺頭。畢竟,公司開了就是為了賺錢的,不然難不成是
為了做公益嗎?

其實有點跟上班族的薪水一樣,難不成這個月公司沒什麼事可以做,
所以我自願領半薪?換了工作明明付出的勞力腦力差不多,但薪水
很少有人主動求降的吧?差不多的道理囉。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obmwkimo wrote:
之前因為歐元對美元...(恕刪)


你一定沒買過進口車....
先不說歐系車 在台灣有哪間日系車商 這兩年有調降定價??

具我所知 就只有CRV(被罵得很慘 改款無誠意之類的) 4代跟4.05代 97.69降成96.9 90.9降成89.9 東西因該還有增加
然後還有新馬三 訂價 因該是有參考比較低的匯率 所以價錢才會比較時惠






obmwkimo wrote:
之前因為歐元對美元...(恕刪)


你怎麼會有覺得國內車商會調降的錯覺呢?

八成會跟你說因為之前匯率高的時候沒漲價吸收成本,所以這次沒辦法降價
一堆看不懂中文的
樓主明明是說台幣貶值車價將會上漲
哪裡有要跌的錯覺了
國文該好好加強
因為工作關係, 都有在關注日幣匯率, 兩年前日幣對美元從75:1貶值到100:1的時候, 我陪朋友去看RAV4, 價錢也是一塊錢都不降, 業務一直打電話來, 但是他說公司不降價他也沒辦法, 我只能勸朋友不降價就不要買而已, 樓上有人說的好, 價格還是供需決定的, 如果消費者自己不覺醒, 遇到這種廠商還是照樣買單, 廠商的銷售量沒下來的話, 要廠商降價真的是緣木求魚!

附圖是今年五月份的報紙, 雖然講的不是車子, 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一堆日本廠商忽然都改用美元計價了, 其實就算真的合約上是采美元計價, 日本原廠收到美元后還不是要換成日幣去支付成本? 所以一定還是有下調的空間啊! 大家要記住廠商的話, 看看下次如果美元跌了, 這些奸商又會用哪一套說詞!
車買下去就是要一直噴錢,無論保養、稅金、油錢、過路費等等,出門可搭公車、客運還是別自己開車吧,上車睡爽爽、下車就尿尿,不買進口車一樣好過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