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操控樂趣"來主打車輛的行銷在台灣是否可行?


fkyang wrote:
當時大家就在爭執, ...(恕刪)



不是說操控好就要超速或者危險駕駛~


用一樣的速度去過每個彎道~國產與歐系就是不同

沒有人強調 歐洲車有樂趣就是要超速!

我認為應該要有種觀念
AD只是一種工具,去突顯產品某些特質,在對的時間和對的人,把這些特質遞給customers\consumers,把他們吸引來行動/賞車;賞車完後繼續提醒他們這個特質

但最終還是要靠產品把特質傳給他們,如果產品不夠好,AD再漂亮,也是枉然
台灣裕隆luxgen的L5不就是主打操控~~
不過銷售量並不樂觀~
這哪需要擔心?銷售量會決定這個行銷有沒有效
fkyang wrote:最近參與了一個廣告的的討論
其中舉了一個
我開狗夫之後,覺得還是k8好開
小弟我剛好擁有過幾年的 Mini (2003 R53)

我覺得操控樂趣這種東西是存在的,它不一定需要超速或是在賽道上才能實現

由於 Mini 的軸距短、懸吊硬、方向盤重手但還算精準,搭配還算充足的動力 (163ps)

就小弟我開過的一些歐洲車款裡面,我認為Mini的確擁有所謂的操控樂趣 (但這不代表汽車的極限很高)



其實廣告行銷也是要看國情/文化,對於台灣大部分都把車子當做代步工具的民情來說

操控樂趣的確是小眾市場,就像我親戚也說我買手排車就是要飆車一樣

而就您們的討論結果,這也是在台灣既有的觀念上來討論 (討論組員都是台灣人?)

如果您們其中有組員對於汽車有相當的熱情,本身對於「開車」這件事也很熱衷

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或是否我可以舉個不太好聽的例子:

一位從來只吃過平價牛排的人,不管您怎麼跟他描述頂級和牛還是乾式熟成牛排有多美味

只要他沒有親身體驗過,其實講再多也沒有意義,除非他本身對於牛肉有偏好,有意願去嘗試

而我的意思是,「駕駛樂趣」這種東西真的要親身體會過才能理解

當然,如果只是把「吃飯」當成滿足生理需求,而不講求美味的人:便宜、衛生、能吃飽就好

是否就跟只把汽車當成「代步工具」一樣:操控性不重要,省油、保養/維修便宜、妥善率高就夠了?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我比較喜歡研究"操控技巧" 對技巧有興趣的朋友 建議可以試試所謂的"神車"

好操控 與 容易操控 是否是相同的?

有些強調操控樂趣的車 充其量不過是硬調的懸吊系統罷了

有時候"不好"操控的樂趣 對我來說是比較大的


車買了不一定要馬上"升級"懸吊 有可能會讓你發現新的東西
早年美國曾有一個廣告 將Integra放在雲霄飛車軌道上

根本無需強調甚麼"操控樂趣",它的訴求暗示是賽道
這得看那部車的定位,樂趣在台灣是少數enjoy,操控要引導往安全提升訴求會比操控樂趣更適宜,高價牛排滋味不是吃不出,只是個人需求不到,就好像哈根我吃過,好呀我知道,可是我吃小美就可以了。
我認為所謂的操控的樂趣 大部份指的是後驅車的特性 而我想大部份的人體驗的只是歐洲車的底盤設定,過彎時給你的信心還有安全感 但我個人的淺見那不算事操控的"樂趣“,把車上的ESP 關掉 在轉彎的時候油門只要踩深一點(時速不需要太快 0-60km左右)你就會發現 後驅車的屁股會開始"不聽話" 輪胎開始有些尖叫聲 當方向盤開始反打,就能體會操控的樂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