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產車都漲價了,進口車真的會維持現在的價格嗎? 我很懷疑.....
定價不只是「成本定價」,也會參考「市場定價」...
強襲木瓜 wrote:
進口RAV4 CX5 價位都已經跟國產差不多了 問題出在哪?
BimmerX3 wrote:
為什麼以 "擁有超過1立方公尺的行李廂(載貨)空間" 為標準就能符合「客貨兩用車」資格,可享受貨物稅15%的優惠稅率? 如果轎車行李廂空間也很大超過一立方公尺,也能有客貨兩用車資格?
這些萬年不改的條款,第一限制產品的多樣性,例如有些美式pickup 有兩排座椅的還得拆掉才能賣,第二造成產品畸形,就像國產SUV搞一堆鐵桿在後面就為了符合客貨兩用表準。現在更變本加厲說要禁止這種狀況,反而要將第二排椅位置、椅背角度必須銲死,這種亂象就是這種法條產生的結果,現在反而想要用更畸形的手段去抑制,最後的結果就是,消費者買到的國產SUV的後做工間機能完全沒有了(同品牌的車在國外的後座可能有多種變化的調整以因應各種需求),消費者買國產車沒有這種功能就會去選擇進口車,最後就是國產車廠銷量不足然後乾脆停止生產改為進口,然後呢? 就產生很多失業人口,消費者買的東西也越來越貴。
時代一直在進步,為什麼政府的官員不能每隔個10年、15年就重新檢討這些法條,很多法條限制了產品的創新、也管不住越來越多的新產品,越是守著這些舊法條不改,就越會產生畸形的現象,台灣就是太多這種老舊關念的法條導致很多國外的新科技、新觀念都進不來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