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yang wrote:
正常的道路, 不管在哪個國家, 就是設計來給人從A到B, 就跟吃東西一樣, 吃飽就好, 安全最重要
而賽道, 就是設計來娛樂, 因此可以愛怎玩就怎玩
所以正常的車輛, 真的沒必要駕駛樂趣
這不能跟吃東西比, 因為吃飽吃巧是自己的事情
但是駕駛樂趣是建築在別人的危險上
這裡還是有個成見:操控樂趣一定要違法才能體驗得到
再次強調,要體驗操控樂趣不等於要「超速」或是「任意變換車道」或是「任何會影響到他人的行為」
操控好的車,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路面的回饋、你可以精準的操作方向盤轉向你的目標、
你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加速或是你可以有信心的並且線性且穩定的急速煞車等
就像其他樓的人說的,同樣速限下的道路上過彎道
當你開一台舒適取向的車子,勢必需要減速,因為懸吊及煞車取向讓你信心不足
而開一具有操控樂趣的車可以在速限內完全不踩煞車 (或輕點煞車) 即可過彎
真的,那種過彎一氣呵成的暢快感就是操控取向的車所帶來的樂趣之一
(如果有機會能夠騎乘重車,那種感覺更棒!)
速度不需要很快,但是也不需要煞車 (或是輕點煞車即可)
另外前面說食物的例子不好,但是說不好的原因還是因為操控樂趣一定要影響他人才能體驗得到
如果能先摒除這個偏見那我再舉個例子吧
不知道對於寫字時的手感有沒有注意過
一支便宜的原子筆 vs 精緻的鋼筆
儘管一支便宜的原子筆在不斷水的情況下可以達到你的需求:寫字
而一支精緻的鋼筆,除了完成同樣的任務,先不提貴金屬或是做工帶來的質感
我這邊要說的是更滑順更細膩的手感
好的鋼筆你可以感受到紙張的質感與回饋
出水的順暢度以及筆尖彈性和細膩度可以讓你在轉折勾勒的時候可以有更暢快的手感
所以這又回到前面有人提到的:你是當他工具還是玩具?
對於工具,人們只求完全他們的需求,所以安全性愈高的前提下,舒適度跟價錢是他們的取向
對於玩具 (這裡指的是大人的玩具),除了同樣可以完成你的需求以外
你可以去細細品味他們在執行時所帶來的樂趣與品味
前面有人提到 MINI 冠軍車手分享的那句話似乎也有點誤解
所謂的"要載家人,選別台車吧,因為享受操控是很自私的"
這指的是操控性與舒適性是天平的兩端,無法兼得 (不過目前可調阻尼的電子氣壓式避震倒是有希望)
因為操控性要好,勢必路感要好、避震器要硬,除了更直接的回饋以外,重心轉移的抑制也是個重點
如此一來在舒適性往往大打折扣
這對於偏好操控性的駕駛來說是個優勢,但是對於乘客來說這是相當的不舒適
最後,關於貴組的討論重點或是一般民眾的想法
「如果是這樣, 這台車到底要在哪開? 賽車場嗎? 如果在一般道路守規矩開, 還有樂趣嗎?」
這種東西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實際感受,很多東西在規格表上面是看不出來的
這些細節如果沒有親自且深入用心的體驗兩者的差異與好壞
真的就只能在表面以及規格上打轉
LIFE IS SHORT, PLAY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