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美國人不懂車還是台灣人?

好歹也是全球銷量前10名的,台灣人很愛國的,不然照理說納智捷應該倒了,對岸幾億人口銷量比台灣差還賣比較便宜⋯

nomi88 wrote:
https://ne...(恕刪)
最重要的是商人心態,當初飛凌101出來韓國造車才剛起步,後面廠商覺得研發太燒錢轉而做代工,就一直沒落了,連電動車台灣掌握的技術不少,也是弄不出什麼東西來,特斯拉專利都開放讓你抄了,嚴董還在做夢

Pooky wrote:


南韓當局當初只有...(恕刪)
各家車廠給米國天朝的用料

真的跟其他國家一樣嗎??

一樣的應該只有殼吧
這跟懂不懂車沒有太大的關係
主要是需求還有使用習慣
那邊大多務實好用為主
美國國土幅員太遼闊了,因此大眾運輸相對亞州們的地狹人稠是不發達,試想光東岸坐飛機到西岸就要5~6個小時(台灣飛香港1個多小時,越南3小時,印尼5小時,澳洲6小時)
汽車是生活"必須品",沒車沒法上班,上課,買菜⋯,而且家中只要是成年人都各開各人的車,所以著眼點就是"經濟面"
韓國車硬是同級車中"車價最低",
且車貸最伐算的
你要低油耗,他就偷鋼板
要妥善率,就用低科技(簡單的機構)
要低價,就偷成本,不注意的地方例如輪胎,備胎,就用低價不知名品牌
加上舖車蓋地的廣告
要賣不好也難
完全是市場導向
入境要隨俗,接地氣
東西好坯,市場說了算的
老是以管窺天是我們輸人家的主因啊!
與其躲在艦盤後酸,不如行萬里路,拋去成見,放下身段,多見見識面,比較實在
綠半去冰 wrote:
當初飛凌101出來韓國造車才剛起步...(恕刪)


飛羚101發表:1986年10月25日

現代pony開始外銷中南美:1976(第一代車型,發表於1975),
開始外銷歐洲:1978年。
開始外銷英國(英國市場上第一台韓國車):1982春季(第二代車型,發表於1982年1月),
開始外銷加拿大:1983(還沒打進美國市場,因為還沒達到美國當時的排放標準)。
其後續車Excel(發表於1985年,於歐洲市場還是叫pony),於1985年以$4995的低價打入美國市場,並達到首年售出16萬8千多輛的銷售紀錄
(另外順便提一下,當年王記引進的,是1989年發表的第二代Excel車型(歐規版本依然叫pony))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說真的,我想飛羚出來的時候,韓國車應該不只是剛起步而已,只是個感覺啦,畢竟作為一個八年級前段班出生,目前年齡正在奔3的小夥子,我也沒有甚麼實質證據可以佐證任何觀點。

jason 567 wrote:
Genesis 為...(恕刪)


大哥..台灣怎麼會沒有Genesis呢...?
是你沒看到吧...
你沒看到不代表沒有這品牌的車輛...
因為這台的售價不便宜..通常到那個價位都會上Audi、BMW、Benz這些老品牌居多...
畢竟這個品牌很新..而且又是韓國車..台灣妥善率還有就是後勤保養問題...
之前去韓國首爾看到很多..不錯看..黑色的非常適合當黑頭車...殺氣騰騰...

是美國人不懂車還是台灣人>>>>是台灣人眼光太狹隘..看看韓國車廠..再看看台灣車廠...
而且韓國車商在歐美的廣告打到嚇死人..基本上各大賽事都有贊助...
真的有這麼爛..早就放棄歐美市場了..
我心目中,對各品牌的認知,大致如下
賓利=勞斯萊斯=Lamborghini>法拉利>馬莎拉蒂>保時捷>賓士>BMW=Land Rover=奧迪=Jaguar>富豪=Lexus=Infiniti=Mini>福斯>Peugeot>Skoda=日產=福特=本田=馬自達=豐田=三菱=Subaru=鈴木>現代>Kia
韓國車敬陪末座,不過便宜還是有市場吧!
無限期支持囚車場用奧步打入美國市場

讓我在路上可以看到自走按摩椅而非滿坑滿谷的韓國車

阿囚!! 加油!!

AppleDesign wrote:
裕隆汽車與日本日產...(恕刪)
因為集團規模差很大。現代集團在我高中民國75年看天下雜誌時,是王永慶(當時台灣第一大集團)的19倍大。有錢再加政府大力支持。韓國財團是很大的。裕隆集團在那時,他們認為是鐵工廠一般。就算2018現在區區4000億=l30億美元額業收入,也算小廠。
我看只剩郭董的鴻海集團超過1500億鎂,才有能力去研發汽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