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ECFA催命符 台灣車業末日倒數",這篇文章

「二○二○年將是台灣汽車產業的末日倒數」,一位日資車廠總座這樣預言十年後的台灣車市。


他說,兩岸簽訂ECFA十年內,雙方逐步解除關稅障礙,未來,台灣買的、駕駛的恐怕都是中國製的國際品牌汽車,台灣車廠組裝、外銷的將是奇瑞、吉利等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這不是想像、而是可能出現的事實。


根據WTO規範,台灣與中國簽訂所謂的ECFA,最長在十年後,雙方協定內容必須擴及到絕大多數的商品、服務業貿易部門,甚至勞務部門。簡單來說,就算台灣敢要、中國肯給,台灣能撈的好處最多只有十年。


依台灣車輛公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初步達成的共識,簽訂ECFA後,兩岸整車開放是依彼此市場規模、採「對等不等量原則」,也就是台灣可零關稅出口到中國十萬輛汽車,但中國只能零關稅出口到台灣一萬輛。

ECFA對台灣汽車產業的衝擊,市場有樂觀及悲觀兩派論點。樂觀論點者以主導力較強、擁有自主品牌,且中國佈局較深的裕隆集團為主;但一切要視母廠全球布局、主導力弱的日資車廠則看法保守。


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就說,台灣在車型研發、組裝等競爭力上絕對不輸對岸,且台灣組裝後再運往中國沿海各地銷售,成本比在中國內陸生產再運輸還要便宜,只要國際品牌願意選擇一款車型都在台灣組裝,那就足以塞爆產能。


但一位日資車廠總座看法不同,他悲觀的說,任何國際品牌全球布局都是接近市場、接近原料、貼近成本,台灣在任何條件上都比不上在中國生產,況且當各品牌積極在中國擴廠,一旦產銷失衡,當然優先得餵飽中國廠產能,怎可能選擇台灣。


未來恐為中國品牌打工


這位總座直言,台灣在汽車產業的優勢只有MIT附加價值比MIC(中國製)來得高,二○二○年恐將是台灣汽車產業的末日倒數;十年後,或許對產業少數的資方影響不大、甚至可賺更多的錢,但對高達十幾萬的從業人員,恐得面臨到中國品牌打工或失業的窘境。


真的會如總座這樣預言.台灣變成幫大陸代工.台灣車又如何身存.台灣車會受國外買家青睞嗎?我想台灣汽車產業皮要繃緊一點了.有可能又一堆人失業.不過對於買家買大陸製的國際品牌車應該便宜多了吧
楊阿西 wrote:
「二○二○年將是台灣...(恕刪)

酸葡萄心態吧,台灣幫大陸或日本代工還不都是代工,重點是日本賺的錢變少才是真的
有大陸市場台灣至少可以試一試,台灣幫日本代工幾十年了,什麼都沒有,中華自立自強小有一點成績
線再有個大好機會又有人願意嚐試,是件好事
沒ecfa,10年後台灣汽車業也是會淪陷,現在有機會大膽走出去吧!加油
真希望能成功,是真心嘞.
唉, 我還能怎麼樣呢.
只能希望啦.
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無奈
終結者還是印度 日產打算推出美金2000元的汽車
縱觀印度目前五千萬台摩托車 商機還很大
弱肉強食,自然法則~~~~~~~~~~~~~
沒必要這麼緊張。
如果臺灣有實力的話就去殺出一條血路吧!~~~~~
這個日資總座大概是在社會主義國家當總座吧

如果大家都不買大陸製汽車

進口商的大陸製汽車都賣不出去

那誰還要進口大陸汽車?

嫌鈔票太多沒地方花嗎?

再回頭看市場現況

國產五大的車上早就是滿滿的大陸零件或泰國零件了

ECFA簽下去,他們的大陸零件進口成本還可以再降低勒(可惜肥到車商,卻便宜不到消費者)

這篇文章根本是虛構的嘛

為反而反
大陸的掘起,日本除了看差外,哪怕現在不打壓,以後必定成為強敵(韓國就是一例),所以說日本看中陸,沒什麼好說的,至於台灣本身,就真的要有獨創元素,才有辦法在這個世界洪流走下去,而且只能靠自已
品茗 wrote:
大陸的掘起,日本除了...(恕刪)


未來10幾年,如果大陸品牌的車子搞的起來,到時台灣車廠替大陸車代工跟
現在替日本車代工有何差別?如果大陸品牌的車子搞不起來,那台灣還是繼
續替日本車代工,跟現在也沒什麼差。
ECFA簽下去
到時要買台灣組裝的車
大概只剩一到兩家可選擇
搞不好連要買雙B總代理車
都只能買中國組裝車
haha717 wrote:
酸葡萄心態吧,台灣幫...(恕刪)



其實這篇應該改成....ECFA催命符 日本車業末日倒數..............@@

台灣汽車業被日本予取予求多少年了...???也培養不出一個自有品牌.....

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兩岸合作.....死的就會是日本汽車業......

因為日本的產品不再便宜....而汽車也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產業........

PS..這是有好處的..至少以後車子不會貴到不像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