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報紙報導交通部在規劃好幾個版本的高速公路計程計費方式,主要不同點在免費里程的多寡。
看來,單一費率,一上高速公路就要收費的情況不會發生了 (雖然我個人傾向這個公平、使用者付費的方案)。計程收費的計算方式變得複雜。我想,可以考慮施壓力要求推動 ETC 改採上路後費用月結 (事先儲值的方式,一直為大家所詬病),並像電話賬單一樣寄送里程明細給用戶 (不是每個人都會上網查)。當然,就像電費那樣,如果願意用電子賬單,可以優惠一些費用。
基本上我覺得免費里程很鳥.....
這樣根本無法遏止短途上高速公路的狀況...........
====
國道計程收費 傾向5或10公里免費
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高速公路將在明年初邁入計程收費,交通部高公局昨天提出三套收費方式,以免費里程加上國道均一費率出線機會最大,交通部傾向免費里程數為五公里或十公里。
免費里程採「每天每車」計算,若免費里程為五公里,每輛車每天在國道上、不限次數行駛五公里內都免費;至於費率方面,若免費里程為五公里,一輛車明年走國道一號通行台北—基隆為十八元,台北—高雄為三百零三元,皆較目前計次收費的通行費用還低。
高公局規畫三套計程收費計算方式,第一套為「走多少、付多少」、沒免費里程的單一計費方式,無論長短途,費率一律為每公里零點八二元。
第二套為兩段式收費,一種是類似計程車跳表的基本費用加上單一費率,一上路先收取五到十元基本費用,費率為每公里零點七二元至零點六二元。
另一種兩段式收費為免費里程加上單一費率,也是交部最可能採用的方式,以免費里程長度五到十公里、每五公里一個級距計算,超過免費里程之後的費率為零點九到一點八五元。
目前由國一基隆端到台北交流道,會經過一個收費站,通行費為四十元,走國一由台北—高雄經過九個收費站,現階段通行費為三百六十元。
若以免費里程五公里及十公里計算,明年通行基隆—台北需付出十八元或十五元,台北—高雄為三百零三元或三百三十二元。免費里程越多,長程付出的費用越高。
第三種計費方式為三段式收費,除提供免費里程外,長短途分別計價,費率計算方式更加複雜。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承諾「計程收費將提供免費里程」,形同將國道全線均一價計費、起程費用加單一費率兩種計費方式打回票。
毛治國過去多次提到計程收費需秉持國道基金維持全年兩百廿億收入、長程收費不會比現在高的兩大原則,使得免費里程加單一費率成為計程收費最可能出線的計費方式。
免費里程長度大於十五公里的計費方式比現行長途收費還高;因此免費里程五公里或十公里的機會最大。實際計程收費方式,交通部預計本月選定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