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調整收費方式,跟稅制改變一樣,就是總體稅收可能不變,但目的都是為了求「公平」,也就是收入愈高者繳愈多稅,跑長途者繳得比短途者多(這是因為距離長)。但是,不可以因為「現在」有些人上班不用經過收費站,就有「免費里程」這種東西存在,因為使用者付費!高速公路的使用量已經這麼高了,桃園/台北地區的高速公路非常塞,為了減少使用量,反而應該「短途」者費用較高,或一上高速公路就必須付一筆「基本費」(像坐計程車一樣),例如一上路就收20塊,可以跑5公里,之後就每一公里多少錢這樣…如果有所謂的「免費里程」,只是會讓高速公路更塞而已!就算是只有五公里,表示這只是平面道路就可以到達的距離,這麼短幹嘛要管?反而讓短途使用者有「不用白不用」的感覺,途浪費高速公路資源!
敢提「免費里程」的利委,不管你是藍綠,等著被砲吧!肯花錢走短途高速公路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會寧願花點錢走「順暢」的高速公路,也不願浪費時間、浪費油錢走會「塞車」的高速公路!何不把高速公路的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