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標誌307我買車1.6 及2.0 前後10年就拿車子來做水箱精實驗..以下做出幾個我的結論.

1.市面上的水箱精標示的濃度除非是100%的.其他的50%-25%都是亂標示的多.大家可以去買台乙二醇濃度比重計或是檢測計.

2.濃度我通常是調整在60%-70% .因為標準在50%.但是高熱會讓濃度衰減..

3.千萬不要拿自來水就加入水箱中.自來水雜質重.至少也要加純水.否則水路未來塞了.繡了別哭.

4.乙二醇你可以把他想成是冷媒.就是吸熱吸冷的媒介..他效能比水好.比重比水重一點.1.11多.
PH 7中性.所以有人跟你說加太濃會太厲.那可以是其他添加劑造成的..可以去化工行買罐100%乙二醇用PH計量一量.

5.化工行買100%乙二醇在些許加些50%的.可能是最省錢的.許加些50%的主要是想說裡面還有些防鏽劑及消泡劑.

最後想要冷氣冷,散熱佳,水箱水路狀況好---不要加自來水.就算是洗水箱也不要.乙二醇拉高到60%.化工行賣的乙二醇
很便宜.500ml--80元..
乙二醇 提高到 60% 好嗎?

乙二醇就單純提高沸點..有潤滑作用~~

但要帶走熱的成分還是水.....

AIRMAXWNAG wrote:
我是標誌307我買...(恕刪)


60-70% 散熱會很差…濃度越高散熱越差!
30-40比較恰當!
乙二醇濃度超過60%後冰點會升高,而且粘度增加不利流動散熱,更糟的是長期高溫產生之乙二酸愈多,會腐蝕冷卻管路,百害無一益!
AMATI銃芝旋律
冰點升高也是在-13度以下,在台灣開根本沒差。乙二醇不會在單純加熱時反應成乙二酸(草酸)乙二醇在經過消化系統之後才會反應成草酸...
AMATI銃芝旋律
乙二醇黏度36cp水1cp看起來好像水黏度低乙二醇很多,實際上放在瓶子裡你根本分不出來50cp以內的黏度...
大品牌~或原廠的水箱精濃度都是真的

不要買一些雜牌~或是汽車百貨買號稱德國的


測量器一量跟本都是染色水而已

之前新聞有報導~~

原廠濃度100% 2升才200

化工行600ML或800ML


我曾經買還加入水箱中


覺得濃度提升不了多少


因為一個水箱加上上下水管等,至少超過5公升=5000ML以上


所以還是建議去買整罐的、濃度夠的大品牌水箱精


比較實在喔


也感謝樓主有實驗精神


很不簡單喔!
我汽車DIY經驗blog.xuite.net/riply20000/twblog/113506847
直接買粉紅 綠瓶toyota super long life coolant來換就好了
才120元 5瓶才600

AIRMAXWNAG wrote:
我是標誌307我買車1.6 及2.0 前後10年就拿車子來做水箱精實驗..以下做出幾個我的結論.

1.市面上的水箱精標示的濃度除非是100%的.其他的50%-25%都是亂標示的多.大家可以去買台乙二醇濃度比重計或是檢測計.

2.濃度我通常是調整在60%-70% .因為標準在50%.但是高熱會讓濃度衰減..

3.千萬不要拿自來水就加入水箱中.自來水雜質重.至少也要加純水.否則水路未來塞了.繡了別哭.

4.乙二醇你可以把他想成是冷媒.就是吸熱吸冷的媒介..他效能比水好.比重比水重一點.1.11多.
PH 7中性.所以有人跟你說加太濃會太厲.那可以是其他添加劑造成的..可以去化工行買罐100%乙二醇用PH計量一量.

5.化工行買100%乙二醇在些許加些50%的.可能是最省錢的.許加些50%的主要是想說裡面還有些防鏽劑及消泡劑.

最後想要冷氣冷,散熱佳,水箱水路狀況好---不要加自來水.就算是洗水箱也不要.乙二醇拉高到60%.化工行賣的乙二醇
很便宜.500ml--80元..



把乙二醇想成是冷媒是錯的.

帶熱效率高的是水不是乙二醇....
這我們化工科老師廿年前就教過了!基本上乙二醇在水箱精的作用只是提高水的沸點,大家都知道水的沸點是一百度左右但是如果有玩車的朋友都知道,其實有些車子風扇做動的溫度接近百度,車子大操的情況下水溫會破百,這時如果沒有提高沸點,水箱水會沸騰跑出副水箱,並且降低帶走熱量的公用,所以添加一定比例的乙二醇,改變他的沸點到110度左右,達到解決水沸騰問題,但是老師有說,濃度20趴左右跟加到60,甚至100趴其實讓水沸點提升的能力沒差多少了!但別忘了他的閃點是111度,
請大大指出小弟錯在哪裡??

二次冷煤:指能經常保持液態,利用其流動性將熱由高溫食物中取出,再運送至蒸發器,將熱傳送至一次冷煤進行冷動循環。由於二次冷煤是用來替代空氣與食品接觸進行冷動過程,因此,必須具備熱傳導率高、比熱高、冰結點或凝固點低,黏度低、流動性大、吸收性小等性質。常用的冷煤包括:

a.無機二次冷煤,如氯化鈉(NaCl)、氯化鈣(CaCl2)、氯化鎂(MgCl2)等鹽水溶液等及水(H2O)。

b. 有機二次冷煤,如糖類(蔗糖、轉化糖)、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甘油(glycerol)及酒精(alcohol)等。


atoss888 wrote:
把乙二醇想成是冷媒...(恕刪)
airmaxw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