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膜的好壞就是看"反射率",注意! 是"反射率",不是吸收率、阻隔率、過濾率,
很多製造商或貼膜店會拿"反射率"以外的報告騙外行人。
而測出來的"反射光譜"中,尤其以『紅外線』那一段最重要,『可見光』那一段濾多濾少還是其次。
原因很簡單,若看『吸收率』,隔熱紙"吸收"光線後會轉成熱能,
輻射熱變成傳導熱,請問傳導到哪裡去? 大部分還是傳到你車內。
若看『阻隔率(過濾率)』,
阻隔率 = 100%-反射率- 吸收率,
請問反射率、 吸收率各是幾%?
懂光學的都知道,我只要染個色,"吸收率"馬上就上去了,成本又低。
所以可以知道以下幾點:
1.
對紅外線的反射率愈高的隔熱紙,隔熱性愈好,
要看sgs報告或光譜圖才能得知真實效果。
2.
比熱愈高、熱阻愈高的隔熱紙,隔熱性愈好,
比較多的廠牌會公布這2個係數或其一,
但因為隔熱紙太薄了,長時間曝曬下,這數值沒啥意義。
======反射型的隔熱膜,通常可以見到反射出"橘紅光、紅光"=======
部分反射膜從可見光的橘光~紅光就開始反射了,
當然也可以做到只反射人類肉眼看不到的波長。
※反射型=反射%數 > 吸收%數 , 與穿透%數無關。
但是這類報告我從沒看過任何一家願意公布的,
你必須要自己花錢送測,不然就是聽店家唬爛。
如果你看到有隔熱膜反射出"橘紅光、紅光",這很可能是好貨,
但究竟多好還是要看報告上的數據。
賤人級的製造商也可能故意做出低成本的膜,只少量反射"可見紅光~近紅外線"這一小短,
消費者看了有反射出紅光,就真的相信這能有效隔熱。
※吸收型的膜也能看到反射出紅光,
原因1:沒有100%純吸收或100%純反射的膜。
原因2:只要能反射5%左右的可見紅光,大部分的消費者都能察覺出那是紅色的光,或是帶有紅色的混色光。
=============================
我10幾年前就發現隔熱紙是一個騙很大、撈很兇的產業,至今依然如此,
主因就是真正有用的測試報告從來不公布。
且隔熱效果會隨時間下降,效果衰減至剩一半的時間,有的是半年,有的是一年,也有3年的,
但有多少廠家願意誠實公布這些重要資訊?
然而很多消費者卻將目光聚集在"貼的平整與否、裁切是否完美"上面,
這根本是本末倒置。
隔熱紙的首要重點在防止光熱能進入車內,不在美觀。
而且很多爛貨都是換個名字、換個包裝、改個染色,
就謊稱是下一代、功能更強.......... ,狗屁亂吹一大堆,
當你跟商家要反射率測試報告、隔熱效果衰減報告時,通通跟你說沒有。
100%-穿透率=遮蔽率
遮蔽率=吸收率+反射率

大家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近紅外線"的減少量,至於波長更大的,這邊沒有數據。
"反射光譜圖"要額外測試,一般的陽春儀器也沒得測。
熱的傳遞分3種方式,
1.傳導
2.對流
3.輻射
車內會發熱的主要原因是輻射、傳導,比例依環境而變化,並非一成不變。
陽光射過來,隔熱膜能反射是最好,若不能反射,只能是吸收或穿透。
吸收了會如何? 會變成熱能積存在膜中,膜的溫度只要高於週邊,就會往週邊傳遞熱量,
這是物理定律,沒得改。
穿透了會如何? 熱繼續往你車子裡面傳。
反射了會如何? 熱去找別的東西吸收。
膜的一面接觸空氣,另一面接觸玻璃,
如果你在行車時,有風可以帶走膜上大量的熱,自然傳導進玻璃的比例就低了,
但若你是在烈日下停車不動,那不好意思,膜上絕大部分的熱會傳導進玻璃。
這就是為何隔熱膜的好壞就是看紅外線的"反射率",
所以知道穿透率低是沒用的,那只不過是商人給愚蠢消費者的障眼法,
偏偏台灣的車主有99.9%在這方面都是蠢蛋,就算你是那0.1%的行家,
他們還有另外99.9%的蠢蛋可以騙。
台灣裡在做貼膜、包膜的店家都很賤,喜歡利用訊息不對稱來撈暴利,
你們這些車主有誰可以反駁這一點的?
貼膜、包膜店家的黑心程度,和訊息透不透明息息相關,
當懂資訊的車主愈來愈多,他們就只能被逼得誠實做生意。
紅龍王 wrote:
大大請教一下,以上這兩句話如果用在反射型隔熱紙及金屬或陶瓷吸收熱型隔熱紙有效益上的差異嗎? 市面上好像都是這幾種隔熱紙. 謝了!
你別看隔熱紙的"名字"寫甚麼,意義不大,現在幾乎找不到"純吸收、純反射"的膜,
一定是各有比例,只是吸收和反射比重不同。
當你實際拿去檢測後,會發現沒幾款是符合你的想像的,
有可能某款被定義為吸收型的膜,他的反射量卻比某些以反射為噱頭的劣質貨要優秀。
甚至賣超貴的膜在性能上也不過爾爾,或許他是貴在半衰期比較長,
但沒有半衰期數據,就不能證明真假,也不能判定合理價格。
半衰期數據=每隔固定時間去做一次反射光譜,間隔時間愈短愈嚴謹,通常不會超過半年。
這個測試要一直做到反射率降至剛出廠時的1/4,甚至是1/8。
(有些低劣的製造商自知產品很爛,經不起考驗,再加上急於去誆錢騙一波走人,
所以這個測試連做都不想做。 中共國的品牌最常出現這情況。)
每一牌、每一款、每一間都很會吹噓,在名字上耍花樣早就見怪不怪。
好壞的根據只有"反射率光譜圖",拿到這個才是一切,別去看文字或廣告上寫甚麼。
近10年,中共國的地產商,包含前4大地產商,
他們蓋的房子,玻璃上不一定有貼隔熱紙, 但若有預貼,所用採用的大約99%都是劣質品。
只有極少數超高價的房屋會預先貼上品質好的。
※反射型=反射%數 > 吸收%數 , 與穿透%數無關。
A膜:反射5%,吸收3% ,穿透92%,這麼廢的膜也是被定義成反射型。
如果反射的那5%,被故意做在可見紅光區,那就很容易拿來騙外行人了。
B膜:反射40%,吸收50% ,穿透10%,這被定義成吸收型,反射%數看似還可以,
但被膜黏到的玻璃會升溫非常快。
高溫可以導致黏膠變質,膜就剝落了;或是膜的成分因高溫發生不可逆的變化,導致功效衰減。
C膜:反射50%,吸收30% ,穿透20%,反射%數 > 吸收%數,
但吸收+穿透的總%數太高,依然不適用於車子的隔熱。
D膜:反射60%,吸收10% ,穿透30%,這就算堪用的商品了。
表示車內的溫度最多只受10%+30%的影響。